法治|99%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卢龙升级版


秦皇岛日报讯(采访人员张宏宇 通讯员孙涛 )今年以来 , 卢龙县聚焦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新要求 , 结合“三创四建”活动 , 在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 , 不断推进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 , 进一步加强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卢龙升级版 , 助力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 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所有问题不出县 。 截至目前 , 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72件 , 镇村化解966件 , 把99%的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 化解在基层 , 获评河北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
探索多元机制突出特色布好“局” 。 卢龙县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 构建县乡村组四级“防御工事” 。 全县现有调委会576个 , 做到县、乡、村全覆盖 。 在原有的重大疑难、校园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的基础上 , 成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诉调对接工作室 , 实现有纠纷的地方就有人民调解组织 。 与县法院建立诉前调解机制 , 与县公安局建立治安案件委托机制 , 与县教体局建立校园纠纷调解机制 , 与县检察院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 , 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大调解体系 。 县司法局与县法院强化诉调对接机制 , 有效运用“云调解系统” , 推动大数据与人民调解工作深度融合 , 已累计调解诉调对接案件34件 。 率先在全市成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 , 为涉诉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机关多方主体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 为行政机关提供体察民意、了解民情的平台 。
【法治|99%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卢龙升级版】建设调解阵地示范引领设好“点” 。 卢龙县以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为抓手 , 逐步完善建立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建设 。 今年 , 以聘任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契机 , 相继建立燕河营镇燕和调解室、石门镇二姐调解室等12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 , 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 , 仅久和调解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 , 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 乡里乡亲的“贴心人” , 有效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 张久合被司法部评为“大排查 早调解 护稳定 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 。 今年 , 全县将建成100个村级“调调吧”人民调解工作室 , 目前已完成60个 , 基本实现乡镇、村调委会品牌调解室建设全覆盖 。
打造专业队伍引育结合凝好“力” 。 卢龙县以专业化能力建设为抓手 , 持续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 形成专兼职相结合调解模式 。 组织调解员观摩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员现场调解纠纷 , 面对面传帮带 , 使调解员从中获取经验 , 提升业务技能 。 在全县范围内征集人民调解经典案例加以整理汇总 , 编撰《卢龙县人民调解案例汇编》 , 方便广大人民调解员学习 , 分享成功经验 , 吸取调解精华 。 成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校园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等4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 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 , 用“民管民、民理民”的“草根”方式调处小矛盾、小纠纷 , 防止矛盾激化、纠纷扩大 。
塑造法治品牌强化宣传扩好“面” 。 卢龙县开展“菜单式”法治宣传 , 利用法治广场、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展板等载体 , 张贴知识问答、悬挂标语、创作漫画等提高群众知晓率 , 营造调解文化氛围 。 通过同县电视台合作开办“调调吧”电视栏目和推动基层“调调吧”调解工作室建设 , 宣传人民调解的特殊作用 , 使“调解为先 , 遇事找法”成为全民的自觉和习惯 。 出台《建立普法讲师团法治宣传教育机制的实施方案》 , 积极推行以案释法宣传讲解制度 , 成立由检察官、法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兼职人民调解员成立的80余名法治教育宣讲团 , 提供“菜单式”法治讲座和法律咨询 。 组织专业领域的法律服务队伍 , 人民调解工作人员面向企业宣传法律知识 , 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 解决企业法律难题 。 复工复产期间 , 共联系走访企业12家 , 发放各类宣传法治资料300余份 , 审查企业各类合同25件 , 处理法律事务8件 , 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建议18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