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月中桂兔图》中的玩月雅俗

_原题为 《月中桂兔图》中的玩月雅俗

《月中桂兔图》的精妙在于用诗书画表达中秋主题 。
清代画家蒋溥所绘的《月中桂兔图》 , 纸本 , 设色 , 纵99.3厘米 , 横43.5厘米;中秋主题 , 画的是圆月、桂树、玉兔 。 圆月以墨笔绘就 , 冷月清辉 , 倾洒人间;桂树的干、枝、叶采用墨笔 , 其花以橘黄色点染 , 似有花香飘出 , 为寒月宫增添了几许暖意;玉兔以干笔写皮毛 , 焦墨点睛 , 静卧在草丛之中 , 憨态可掬 , 活泼可爱 。 观此图 , 让人联想到玉兔、桂花、明月之间的关系以及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美丽的神话传说 。 又让人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月夕》中的场面:“草下阴虫叶上霜 , 朱栏迢递压湖光 。 兔寒蟾冷桂花白 , 此夜嫦娥应断肠 。 ”
【玉兔|《月中桂兔图》中的玩月雅俗】蒋溥(1708—1761年) , 字质甫 , 号恒轩 , 江苏常熟人 , 出身于官宦家庭 ,雍正八年二甲第一名进士 , 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 为乾隆时期的朝中重臣 。 其父蒋廷锡是康熙、雍正时期重要的文臣兼画家 。 受其父影响 , 蒋溥也擅长绘画 , 是蒋派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 时常为乾隆创作一些投其所好的绘画作品 。
乾隆皇帝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三日 , 与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只隔一日 , 因此他在山庄谕旨曰:“八月十三上万寿节 , 皇太后行宫行礼 , 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公大臣行庆贺礼 , 上奏皇太后於卷阿胜境侍膳 , 此王公大臣等宴凡三日 。 ”清代将皇帝的生日称为万寿节 ,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将万寿节和中秋节连在一起放假三日庆贺 , 月供活动是中秋节最隆重的仪式 。 所谓月供 , 就是拜月亮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中秋节 ,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举行月供活动 , 烟波致爽殿院内摆月供的供品二十八种 。 祭拜之后就是赏月、观灯、品尝内廷制作的月饼 , 连日筵宴 , 热闹异常 。 连同北京至承德300多里间的道边树木上也披红挂彩 , 装饰一新 。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秋之日 , 蒋溥现场做了《月中桂兔图》 , 以示祝贺 。
乾隆皇帝御览后 , 异常兴奋 , 乘兴在画上题诗一首:“秋暖无端迟桂芳 , 缀枝初折几苞黄 。 玉公式静守冰轮朗 , 画出人间满意凉 。 ”蒋溥见皇帝亲自在其画上题诗 , 受宠若惊 , 诚惶诚恐 , 恭恭敬敬和诗曰:“宸襟拈句发清芳 , 惭愧濡毫数点黄 。 恰遇山庄开寿宴 , 兔轮初上碧天凉 。 ”在场的大臣们也都不甘落后 , 纷纷做和诗 。 刘统勋和诗:“蕊珠颗颗领秋芳 , 风露连宵色染黄 。 驻景不烦寻玉杵 , 冰轮影现永清凉 。 ”董邦达和诗:“广寒高处落秾芳 , 颖暎金枝浥露黄 。 正是敷天开寿域 , 重轮无际一天凉 。 ”刘纶和诗:“一株玉宇领巌芳 , 顾腹祥占抱珥黄 。 天咏题成广寒谱 , 云璈合与奏新凉 。 ”介福和诗:“玉兔爰爰守桂芳 , 金波湛湛着花黄 。 普天恰祝如恒寿 , 风露先披上苑凉 。 ”
刘统勋、董邦达、刘纶、介福均为朝中大臣 , 董邦达兼有官员和书画家两重身份 , 刘纶擅古文辞 , 亦能诗 。 君臣在传统的中秋节诗书画唱和 , 体现了君臣和谐、欢度中秋良宵的闲情雅致 , 也折射出乾隆时期的文化气象 。 此画最大的特点 , 是诗、书、画巧妙配合 , 互相映照 , 其中画作题诗中的“冰轮”“兔轮”“广寒”“重轮”等语 , 都是月亮与玉兔的隐喻 , 也将月中玉兔、桂树的优美传说演绎得美轮美奂 , 从而烘托了中秋主题 , 成为一件精美的风俗画作品 。从《月中桂兔图》可看出清代乾隆时期对汉族传统习俗的承袭 , 感受到皇帝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中秋的雅集场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