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青铜时代王朝文明的初霁( 二 )


中国古代宫室建筑源头可上推到二里头大型宫室建筑群 。 就早期宫室建筑特征而言 , 密闭式院落布局反映了政治决策的隐秘和排他性 , 以及宗教祭祀的垄断性;中轴对称格局反映了权力中心的秩序性和威仪感 , 不同规模和结构的建筑共存 , 反映了统治机构和管理流程的复杂化 。
铸铜作坊发现于二里头都邑中心区南部、临近古伊洛河北岸高地上 , 目前确认的范围在1.5万平方米以上 。 这是中国最早的铸造青铜礼容器作坊 。 在二里头时代 , 铸铜作坊仅见于二里头都邑 , 青铜礼容器的生产、分配都由最高统治阶层掌管 , 它是王权的象征 。 宫城以南大路南侧先后发现了两道夯土墙 , 与宫城南墙大体平行 , 这是围垣作坊区的北墙 , 其中一道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早期 , 连接东墙 , 另一道则是二里头文化末期增筑 。 墙内还发现一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 这是中国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
这一围垣设施为探索二里头遗址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及其社会生产结构和城市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 有学者将其称为与宫城并列的“工城” , 着实不为过 。 这一与宫城等宽的庞大作坊区 , 已不是一个大院落 。 它作为官营经济区 , 与居中作为政治区的宫城 , 以及更北的作为宗教区的祭祀遗存区 , 构成纵贯二里头都邑中心区的大中轴线 。
总之 ,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具有明确规划 , 且与后世中国古代都城营建规制一脉相承的王朝都邑 , 其布局开中国古代宫室建筑和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
(作者:许宏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电子版 原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