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张伯礼院士双节坐诊记



光明网|张伯礼院士双节坐诊记
本文插图

虽然非常繁忙 , 出诊的日子张伯礼院士依然按时出现在医院走廊 。

光明网|张伯礼院士双节坐诊记
本文插图

认真工作中的张伯礼院士 。本报采访人员 张立摄
双节假期 ,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获得者、国家名中医张伯礼院士仍然没有休息 。 5日15时许 , 他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坐诊 , 4个多小时看了30余位病人 , 他用仁心仁术解除患者病痛 , 力做患者生命质量的守护者 。
来自津南区的69岁患者王淑娟 , 是张伯礼大夫22年的老病人了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在自己心中 , 张大夫就是一位知心朋友 , 每次看病都如同拉家常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张伯礼院士一搭上脉就和王淑娟聊开了 。 “外套穿上吧 , 别感冒了 。 ”“着急啊 , 一着急就上火 。 ”“替谁着急啊?”“替我自己着急 , 这些日子疼痛加剧了 , 胸口憋气难受得不行 。 ”“穿这么薄 , 您这体质容易受凉 , 这是游走性关节痛 , 跟受寒有密切关系 。 不是心绞痛 , 您这疼痛和憋气服药后能够缓解 , 赶紧穿上外套吧 。 ”边诊边聊间 , 张伯礼写下药方 , 并仔细嘱咐王淑娟熬药的注意事项 。
王淑娟告诉采访人员 , 张伯礼院士每次看病都是这样贴心 。 几年前 , 张伯礼给她看完病后 , 听下一个患者家属说 , 患者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不便上楼 , 还坐在医院楼下的车里 。 张伯礼二话没说 , 立即下楼 , 直接在车里把脉看病 。 “张院士下楼把脉这件事 , 我能记一辈子 。 ”王淑娟告诉采访人员 , 从那以后 , 张伯礼在医院一楼为腿脚不方便的患者专门开辟了特殊患者诊室 。
王淑娟离开后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患者张有庆被气呼呼的老父亲拽着走进诊室 。 “来啦 , 刚才我说每天喝一斤酒的大爷你都听见了吧 , 你今年才45岁 , 每天喝多少 , 三两?半斤?那最后结果也跟他一样 。 ”“我这儿子顽固 , 管不了 。 ”“您管不了 , 我替您管他 。 看 , 你颈动脉粥样硬化跟酒也有关系 , 酒伤肝也伤害血管内膜 , 还有你下肢动脉也有问题 , 血管也狭窄了 , 怎么还能喝酒?赶紧改正还有机会 。 ”“张教授 , 我跟您承诺 , 我立即改 , 今后不喝酒不抽烟 。 ”张伯礼的几句笑谈式劝告 , 让患者愿意改掉坏习惯了 , 让患者父亲的气消了 。
时针指向19:50 , 夜色已浓 , 张伯礼院士迎来最后一名患者 , 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的王立新带着爱人赶来复诊 。 “我爱人的病算是疑难杂症 , 在别处钱花了不少病没看好 。 上回张院士给看了后我们觉得有效果 , 这回复诊我们期望更大了 。 ”王立新对采访人员说 。 采访人员看到诊台前围坐着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和医院的年轻医生 , 认真观摩张院士全程问诊、检查病状、修改处方 。 该医院作为临床实践和教育培养人才基地 , 张伯礼也择机给学生和年轻医生演示舌象察看等细节 , 提高他们的医术技能 。
4个多小时 , 张伯礼连续坐诊 , 没喝过一口水 , 没上过厕所 。 现场的学生告诉采访人员 , 张老师每周都会有三个半天这样度过 , 对于72岁的他来说 , 属于高强度工作 。 从武汉抗疫回来后 , 张伯礼院士的科研教学会议管理工作也排得满满的 , 但不论如何忙碌 , 他都会保证出诊时间 。 “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 , 更要有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热心、爱心和责任心 。 我们要把患者放在心里 , 护航生命守望健康 。 ”张伯礼说 。
本报采访人员 雷风雨
【光明网|张伯礼院士双节坐诊记】来源: 今晚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