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电影没讲明白,真实历史中金刚川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 )


当时工兵第10团第1营的吴教导员开完会立马跑去现场与第三连的战士们一起修桥 。 战士们冒着敌人飞机的扫射、轰炸 , 抓紧一切时间修桥 。
转眼间已经到了6点 , 江北岸公路上 , 汽车、马车、担架 , 排成了一条长蛇阵 。 战士们见此情景 , 加快速度 , 争取让桥梁尽早通车 。 6点35分 , 岩里大桥修好了 , 张振智手中的指挥旗一扬:“过!”各种运送弹药、药品、粮食等物资的车辆如洪水般向南岸驶去 。
就这样 , 志愿军工兵第10团第一营、第三营的战士们不分昼夜战斗 , 一直到夏季反击战第三阶段(金城以南反击战)胜利 。 当时志愿军工兵在桥的附近200多米以内 , 计算美军落下的炸弹、炮弹 。 共计炸弹350多枚、炮弹2400发 。
而志愿军工兵第10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色 , 功绩显赫 , 1952年6月25日及1953年9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先后评给他一等功两次 , 并授予”二级模范“的称号 。 1952年6月25日及1953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先后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 。
【历史|电影没讲明白,真实历史中金刚川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 ,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平台观点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 , 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