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健康中国的“廊坊路径”——卫生急救篇
廊坊市地处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 , 环渤海腹地 ,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 , 廊坊市地域特色愈发凸显 。 市卫生急救中心作为廊坊市卫生健康系统重要的窗口部门和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 所承担的工作职能也随之扩宽 。 近几年 , 急救中心以不断满足廊坊市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急救服务需求为出发点 ,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以市卫生健康委“1+5+6+N”工作思路为主线 , 以指向“家庭”、立足民生为根本 , 全面实施“健康中国的廊坊路径” 。 ![]()
文章图片
指挥调度大厅
院前医疗急救事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权益 。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 , 廊坊市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建成了以急救中心为龙头、网络医院急救站点为支撑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 , 基本建成现代化指挥信息系统 。 配置有11家网络医院、19家急救站点、20辆救护车、6家非院前急救转运站、8辆非院前急救转运车 , 院前急救队伍200余人 。 自2013年成立至今 , 接听120电话总数57万次 , 救治病人10.6万例 , 平均到达现场时间8分46秒 , 打造了城区“小于15分钟急救圈” 。 市卫生健康委在2017年首次提出“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新思路 , 市卫生急救中心通过实施一系列服务百姓健康的惠民项目 , 在政府部门的“资源端”与人民群众的“家庭端”之间架起了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 。
一、在疫情防控战中尽职尽责护佑百姓安宁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 市卫生急救中心率先进入战备状态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 “与时间赛跑”是急救中心疫情防控以来的真实写照 。 自1月24日开始 , 急救中心取消休班 , 全员在岗 , 除了承担急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外 , 还承担新冠肺炎确诊、疑似和发热等患者的院前急救转运任务 , 发挥了疫情防控主力军的作用 。 ![]()
文章图片
执行完确诊病例任务后合影
疫情之初 , 在市卫健委领导下 , 为保证市民的正常院前急救需求 , 在不关闭一个急救站点情况下 , 急救中心紧急从市城区网络医院和三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抽调精英 , 成立“一线转运站” , 专门承担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转运任务 。 自“一线转运站”成立至今 , 已先后有10个批次 , 来自10余家医疗机构的49名医护驾投入到一线抗疫工作中 , 期间转运患者49例 , 其中确诊患者32例 , 出动医护驾122人次 。 120指挥调度大厅更是通宵达旦 , 第一时间启用备用受理台 , 以满足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迫切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 。 市城区11家网络医院19家急救站点20辆救护车高效运转 , 即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任务 , 又承担发热患者的转运任务 , 期间转运发热患者510例 , 出动医护驾1652人次 , 为保护廊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奋力拼搏!因优异表现先后被市政府、共青团市委等部门授予120应急转运团队记功奖励、“廊坊市优秀青年突击队”和“最美抗疫卫生健康先进集体”等荣誉 。
二、持续打造“互联网+院前急救”全覆盖模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 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需求不断增加 , 廊坊市大部分县级急救中心只配有120专线 , 尚无指挥信息系统平台 , 急救站点设置不均衡 , 农村地区急救需求往往在第一时间得不到满足 , 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 。 针对以上问题 , 按照市卫健委“1+5+6+N”总体思路和杨庆华主任提出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 为顺应“智慧急救”发展趋势 , 市卫生急救中心以三河市、大厂县为试点 , 兼顾两种模式并入市级急救中心网络运行 , 一种是以三河为试点的信息数据实时抓取 , 日常业务独立开展 , 突发事件统一调度;另一种是以大厂县为试点的市级急救中心统一调度 , 乡镇卫生院设立站点 , 定期质控管理考核 。 一方面实现信息化联网 , 市县指挥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 通过平台推荐 , 精准调派车辆;另一方面 , 急救资源下沉至基层 , 满足边远地区急救需求 , 逐步实现“市、县、乡、村”院前急救全覆盖 。
推荐阅读
- 拒绝《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张学友为何连春晚也不参加?
- 《中国好声音》五强学员诞生,歌单也随之出炉,必定出个女冠军
- 欢欢喜喜过大年!全红婵老家农村热闹非凡,红姐遗憾错过精彩场面!
- 今晚《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节目单来啦!
- 主持人换掉董卿,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率不降反升,到底谁更厉害
- 因参加《中国好声音》走红,嫁给爱奇艺副总裁,后来成人生赢家
- 在“冰天雪地”中演奏交响乐 春晚上的中国式浪漫
- 2021《中国好声音》正式官宣,导师阵容大变更,谁会更胜一筹
- 欢欢喜喜过大年!全红婵老家农村热闹非凡,红姐遗憾错过精彩场面
- 中国好声音:曾溯恕输给忘词的张露馨,为何?她输给了赛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