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有何不同?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一文说清


对于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 , 地平类降压药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 , 这类药物是临床一线降压药 ,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降压药 , 这类药物的种类也比较多 , 从最早的硝苯地平 , 到非洛地平 , 氨氯地平 , 再到马尼地平 , 贝尼地平等各类药物 , 这些药物在降压机理上虽然都基本类似 , 但由于药物结构 , 药物作用靶点的差异 , 在药效上 , 靶向器官保护方面 , 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在各种地平类药物中 , 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都很常见的 , 也很有代表性的2个药物 ,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
|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有何不同?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一文说清
本文插图

同是长效降压药 , 但保持长效的方式却不同
【|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有何不同?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一文说清】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长效降压药的代表药物 , 每天服用1次 , 也能够在24小时内起到稳定的降压效果 , 是非常经典的一代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 。 氨氯地平的长效作用机制很容易理解 , 主要是通过其缓慢的血浆消除速度来发挥长效作用的 , 氨氯地平服用后 , 其在血液中浓度降低一半的时间 , 长达35~50小时 , 而全部消除的时间就更久了 , 当然就能够达到吃一次药就能够在一天内平稳控压的效果 。
相比氨氯地平 , 贝尼地平是更新型的地平类药物 , 它的药物血浆消除半衰期只有0.9~1.7小时 , 但它仍然是一个长效的降压药物 。 相比于氨氯地平在血浆中保持浓度的长效作用方式 , 贝尼地平具有高度的脂溶性 , 容易进入并以高浓度蓄积在富含磷脂的细胞膜内 , 从而达到抑制细胞钙离子通道 , 达到舒张动脉血管的作用 , 而贝尼地平与细胞膜结合后 , 其解离速度非常缓慢 , 因此 , 及时其血药浓度已经降低了 , 但药物仍然与血管壁细胞结合发挥降压作用 , 这是一种不依赖于血药浓度的长效降压药 , 是一种膜控型的长效地平类降压药 。
从降压效果上来看 , 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对于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 , 从作用机理上来说 , 都是通过抑制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的内流 , 而达到舒张动脉血管 , 降低血压的作用 。 有对比研究显示 , 在治疗8周后 , 贝尼地平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7% , 而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为83.8% , 没有显著性差异 。 而从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对比研究来看 , 降压稳定性方面 , 氨氯地平相对贝尼地平具有更好的平稳控压效果 。
应对变异性心绞痛 , 贝尼地平是优选
地平类药物在加强血压控制的同时 , 都有一定的舒张冠状动脉 , 改善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 而相比于氨氯地平 , 贝尼地平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血管选择性 , 其血管选择指数是氨氯地平的19倍 , 即使在冠状动脉灌注压即使较低的情况下, 贝尼地平仍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收缩力 。
|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有何不同?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一文说清
本文插图

有些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问题的朋友 , 即使在静息状态 , 也会出现不定期的心绞痛问题 , 这种情况的出现 , 除了考虑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问题以外 , 还有一种是因为冠脉痉挛而导致的变异性心绞痛问题 , 对于变异性心绞痛 , 服用控制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的洛尔类药物往往效果不佳 , 而贝尼地平则是此种情况的优选药物 , 既能降低血压 , 还能够有效的舒张冠状动脉血管 , 改善和缓解变异性心绞痛的问题 。 还有研究发现 , 贝尼地平还能改善微循环, 增加冠状动脉毛细血管数目 , 因此 , 作为新型的地平类药物 , 贝尼地平的心脏保护作用 , 心绞痛改善作用 , 可以说是优于氨氯地平的 。
对于肾脏的保护作用 , 贝尼地平优于氨氯地平
高血压用药 , 一方面要加强血压控制 , 保护好心脏健康 , 同时对于肾脏的健康获益 , 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相比于氨氯地平 , 贝尼地平对血管钙离子通道的作用靶点更多 , 从药理作用上来说 , 细胞的钙离子通道有L型 , N型 , T型3种 , 氨氯地平属于L型的单通道钙离子拮抗剂 , L型通道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血管细胞上 , 因此 , 氨氯地平通过拮抗L型通道 , 达到舒张外周血管 , 降低动脉血压的作用 , 而贝尼地平则是同时可以作用于3种钙离子通道的三通道型药物 , T型和N型通道在肾脏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上都有分布 , 因此 , 贝尼地平能够起到舒张肾脏小动脉 , 降低肾脏过滤压力的作用 , 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