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黄高速预计今年12月正式通车!记者提前探营工程现场

继全线双幅贯通以来 , 目前千黄高速路基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路面工程、机电工程、绿化工程、交安工程、房建工程已基本完成 , 全线进入扫尾阶段 , 将于今年12月正式通车 。
千黄高速是G4012溧阳至宁德国家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 , 起点位于浙江省与安徽省交界的塔岭附近 , 终点接杭新景高速千岛湖支线 。 路线全长51.422公里 , 双向四车道 , 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 。 主线共设置互通区5个 , 桥梁43座 , 设置隧道27座 , 桥隧比78% , 截至目前 , 千黄高速累计共完成投资93.69亿元 , 占总投资的98.3% ,
千岛湖正式进入“双高时代”
千黄高速建成后 , 将结束淳安当地无跨境高速公路的历史 , 串联起淳安县威坪镇、宋村乡、金峰乡、左口乡、千岛湖镇、青溪新城等6个乡镇(开发区) 。 加之此前开通的杭黄高铁 , 千岛湖正式进入“双高时代”(杭黄高铁、千黄高速) 。 由千黄高速从千岛湖出发 , 最快约1小时到黄山 。 乘高铁从千岛湖站出发 , 30分钟到黄山、50分钟到杭州、90分钟到上海 , 最快5小时到北京的时代已经来临 。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浙皖交通大动脉将有效助推“内循环”形成和提速 。
同时 , 千黄高速将串联起“杭州西湖-千岛湖-黄山”三个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 。 杭州市区出发 , 3小时即可达经高速抵达黄山 , 带给游客“上午西湖赏景、中午吃千岛湖鱼头、下午游徽派宏村”的出行体验 。 千黄高速对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 打造国际黄金旅游线路 , 加速沿线旅游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人民满意交通都具有重要意义 。
近水不进水 绿色生态路
作为我省唯一列入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 , 千黄高速地处千岛湖5A级景区 , 系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 , 环保水保要求极高 , 项目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 实现了水绿、山青、节地、节能的良好生态效果 。
“水绿”——成功保住一湖秀水 , 护住绿水青山 。 在规划设计阶段 , 践行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理念 , 近水不进水 , 绕避开水环境敏感区 , 不破坏不侵袭沿线水资源;在施工阶段污废水、废渣和废气全部开展零外排、零污染管控措施 。 营运阶段在全国首次实施全线路(桥)面径流100%收集、100%处理、100%防控的措施 。 最终100%保护了千岛湖二级饮用水源 。 “山青”——沿线国家森林公园重要植被、原生大树和乡土植被免破坏、免侵袭 , 100%保护 。“节地”——在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千岛湖区域 , 通过优化设计 , 一是减免土地资源占用 , 二是最大化高效占用和利用 。 此项措施的实施节约千岛湖核心区土地资源20余亩 。 “节能”——在全线单洞超过25公里长的27座隧道 , 全部采用隧道LED绿色节能照明灯具 , 集成应用节能管控技术措施 , 与传统高压钠灯相比较 , 每年可节约隧道照明用电512万度 , 折合标准煤1700多吨 。
【|千黄高速预计今年12月正式通车!记者提前探营工程现场】截至目前 , 项目累计投入各类环保费用超6550万元 , 全线边坡覆绿率达100% , 便道硬化率达100% , 噪声、扬尘控制率超90% , 真正做到施工用水循环利用 , 洒水抑尘 , 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和泥浆不外漏、不直排 , 湖水不污染 。
技术创新 安全品质有保障
据了解 , 项目采用了国内首个“针对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开展隧道LED照明光环境一体化设计、相邻隧道进出口联动调光控制、面向视觉安全的光环境色温和亮度双指标控制”技术 。 该技术能够通过对隧道进出口光环境色温调节 , 提高驾驶员视觉通透性 , 缓解进口“黑洞效应”和出口“白洞效应”行车风险 。 同时 , 通过对隧道中间段光环境色温调节 , 可抑制特长隧道中间段驾驶员视觉疲劳 , 提高视觉警醒作用和行车安全 。 亮度联动设计和调节可节约营运期大规模隧道照明灯具的能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