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健康管理|多数猝死者由于“太激动”和“太劳累”,三个异常先兆要警惕
看起来没啥问题 , 怎么就猝死了?
2020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 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 , 发现了猝死里藏着这些规律!①
01一半多猝死者“太激动”和“太劳累”
研究发现 , 猝死的诱因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血容量改变(8.95%) , 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 。
本文插图
02 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
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 , 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 , 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 。
03 发生猝死前 , 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状体征
猝死中有症状体征的人 , 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 , 其次为呕吐(7.49%)、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头晕、胸痛、腹痛、抽搐、头痛、心悸、咳嗽、意识障碍等
04 猝死的患者中 , 患有慢性疾病
有既往史者中 , 高血压最常见(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 。 其次为发育不良、高血脂、肿瘤、感染、甲亢等 。
【GT健康管理|多数猝死者由于“太激动”和“太劳累”,三个异常先兆要警惕】
本文插图
05 30岁~63岁 , 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30岁~63岁的中年人 , 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
中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时期 , 加上社会中又正值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嗜烟好酒 , 容易产生“三高” , 导致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 。
而这些用生命总结出的规律 , 也告诫我们这些 。
1
中年人 , 别让自己太激动!
情绪波动大的人 , 往往伴随着性子急、脾气暴 , 甚至生气时暴跳如雷 , 与人争得面红耳赤;高兴时又容易大喜过望、乐极生悲 。
因为一点小事 , 导致情绪激动 , 出现悲剧的事情并不是少数:
本文插图
之前有一位媒体人的公公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 到医院及时抢救后 , 这位媒体人发现:
在公公的病房里 , 6位患者性格都一样:脾气都特别急 , 情绪波动大 , 遇事时更急!
因此她总结了一点:这些人都爱生气、爱发火 , 情绪易激动 , 脾气都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祥瑞在2017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 , 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 , 心脏的收缩力加强 , 心跳加速 , 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 , 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 。 生气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诱因 。 ②
2
中年人 , 别让自己太劳累!
上有老 , 下有小 , 人到中年反倒成为了公司里工作积极性最高、劳动强度大的那个人 。 为了赚钱养家 , 有时候轻微的身体不适也被暂时忽略了 。
然而 , 临床上发现 , 很多猝死的人 , 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个高压、长时间的精神紧绷、高强度工作事件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201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就谈到 , 太过繁忙、高压紧张的工作 , 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 。 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 交感神经长期太过兴奋 , 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 , 心率加快 , 甚至产生心律失常 。 长此以往 , 心脏则会受到损害 , 导致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 。 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 , 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 , 冠状动脉痉挛 , 心脏突然缺血而猝死 。 ③
推荐阅读
- 《闪光的乐队》阵容分析,张碧晨再获好资源,流量歌手未占大多数
- 时隔多年,乐嘉回应强吻谢娜一事,怒怼网友:善人多数都是蠢人!
- 《中国好声音》学员金字塔划分塔尖毫无悬念是他,多数在最底层
- 《女心理师》大多数人心理问题,来源于家庭,论原生家庭的重要
- 【多数人的聊天】柳熙烈表示想邀请刘在石出演!
- 柳熙烈:“想邀请刘在石出演《多数人的聊天》,正式进入聊天的世界!
- 《多数人的聊天》柳熙烈X车太贤:“刘在石和金钟国的话真的很多”!
- 火箭少女成员人气差距明显:杨超越断档式领先,多数成员消失不见
- 《闪光的乐队》将要录制,部分嘉宾曝光,实力唱将占多数
- 6月新人活跃粉丝榜,INTO1成员占据多数,榜首却被青你选手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