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大山里原生态的新“硒”望
文章图片
王颖 摄
文章图片
祝美甲 摄
文章图片
收获在“硒”望的田野 。
文章图片
富硒农产品加工车间 。
杯中,茶汤青黄透亮,香气扑鼻;喝一口,鲜醇甘厚,齿间久久留香 。没有茶叶飘起,只见麦粒衬底……一杯浓香的富硒荞麦令慕名而来的客商回味无穷 。
11月14日,采访人员走进海东市平安区鑫源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荞麦加工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包装富硒荞麦,厂房外堆满了打包好的荞麦颗粒 。
“这几年,我们生产的富硒农副产品销量年年增长,远销全国各地 。”负责人刘存玺告诉采访人员,富含硒的农副产品有较强的营养保健作用,越来越被看好,价值也在不断提高 。
今年雨水多,天气好,是个丰收年 。“我们已通过订单收购等方式帮扶30余户贫困农户增收,平均每户可增收三四千元 。”刘存玺说 。
“我们的富硒营养麦已检测出硒含量为0.44mg/kg……一盒富硒苦荞茶市场定价在88至218元之间,主要销往江苏北京等地区 。目前正在进行销售渠道的扩展,计划还将出口至马来西亚等国家,打造自然无污染富硒这一竞争优势,销售渠道成熟后,预计年产值在700万元至1000万元左右 。”刘存玺满怀信心地说 。
从纯粹的硒概念,到一批批硒产品与消费者见面,如今,在田间地头,农民对“硒”从陌生到熟知;在企业、市场,“硒”字号农产品备受青睐 。
平安地处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湟水河谷地,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因地理自然因素,发展工业受到一定的限制 。
不过,这里有生态优势——这片土地上的粮食、山货、饮用水等都天然含硒 。
“我们要从生态经济上谋出路,寻找突破口和发力点 。” 平安区区长王晓红说,得益于高原纯净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富硒土壤无污染、无重金属伴生的独特优势,令平安享有“中国高原净土富硒区”“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和“高原硒都”的美誉 。
“高原、富硒、绿色、健康”,近十年来,平安区将富硒资源开发、富硒产业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富民强区的重要途径,富硒主导产业优势逐步凸显 。
如今,马铃薯、大蒜、燕麦、禽蛋、牛羊肉五大富硒全产业链已现雏形;金丝皇菊、苦荞、特色果蔬、油用牡丹、食用百合已具规模;反季节羊肚菌培育试种成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富硒中藏药材培育进入关键阶段……
富硒产品行情好,农民直接受益
“一个棚的瓜果在夏季大概能产2500公斤左右,赚六七万块钱不成问题 。”说起自家种植的蔬果大棚收成年年看涨,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户孟爱凤很开心:“多亏政府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有技术员免费上门培训,有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当季的新鲜瓜果,我们只负责好好种植,剩下的事情都不用多操心 。”
【海东市■大山里原生态的新“硒”望】距平安城区6公里的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属于富硒土壤区,硒含量平均值为0.44mg/kg 。通过以“公司+合作社+科技示范+农户+大学生创业”的经营模式,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富硒产业,每年解决劳务工五千多人次 。
“外面市场需求量很大,恰好咱们这里适合种植羊肚菌,而且富硒也是个特色 。”白沈沟的羊肚菌种植户王丙德告诉采访人员,以前村里都是小规模示范种植,如今,这里已有39座共3.33公顷的种植棚投入使用 。“去年,亩产在200公斤左右,通过顺季和反季两种种植方式,每公斤卖价在180元至300元左右 。”王丙德说:“我们有自己的销售网络,都是提前预定的,通过机场空运发货,不愁卖,有了富硒这一资源,让我们的羊肚菌更加受欢迎 。”
推荐阅读
- [税务]民和:税务“多角色”做企业“好帮手”
- #海东市#村支部硬起“腰杆子”,群众鼓起“钱袋子”
- “原生态”藏族小伙走红 被赞“眼睛里有星星”
- #青海日报#河湟“品牌土特产”亮相“长三角”大市场 海东市首家农产品旗舰店在无锡开业
- 『大巴扎』【梵璞真品】西藏服饰——原生态的魅力
- 【古城乡】今天富了 明天更好
- 『海东市』海东市4.44亿元资金保障绿化水利配套建设
- 青海日报@大山里原生态的新“硒”望
- #中岭乡#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首批贫困患者接受免费诊疗
- 化隆县■海东市化隆县举办廉政书画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