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大山里原生态的新“硒”望( 二 )


羊肚菌的规模化种植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耕地被流转后,农民不仅每年有了稳定的耕地租金收入,还解放了双手,可以安心外出务工 。据了解,每年羊肚菌种植、养护、采收,需要大量用工,用工时会优先选用当地的建档立卡户,以每天100元的工资,让愿意务工的村民就近实现就业,每年大概可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600人(次) 。
富硒产业,既要有热情,还得靠章法
采访人员在三合镇新庄村联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基地看到,卫生除菌的场房内配置了母猪限位栏、产床、保育床等养殖设备,采用了自动给料等既科学又环保的养殖技术 。
“富含‘硒’元素后的畜产品市场售价比一般农产品高30%到50%,即使这样依然会供不应求,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养殖户王胜江感慨道 。
在富硒的土地上,养殖业如何物以“硒”为贵?“标准和监管必须严格!”平安区富硒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李靖春告诉采访人员:“我们对于贴富硒标志的农产品要求非常严格,只有经过相关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达标才可以贴标志 。”
一家家企业落户山区,一个个产业做大做强,带来了平安富硒特色农业发展的满园春色 。目前,全区从事富硒种养业和生产加工企业达24家,产品种类达30种,年产值1.2亿元 。
如何找准支点撬动新“硒”望?对于今后的发展前景,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贾永福充满信心地说:“富硒产业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继续把壮大富硒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擦亮高原富硒品牌 。”
据了解,平安区积极实施“高原硒都”品牌战略,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富硒产业发展和宣传推介工作 。并成功举办了三届“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有力推进了富硒产业走出青海,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
为此,贾永福认为,做大做强富硒品牌,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水利、国土等部门政策,通过项目包装、资源整合,加大富硒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田间作业条件;实行政府扶持,对富硒区内改良品种、种植优质富硒农产品的农户实行补贴,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富硒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强力推进品牌建设,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大动作、高密度地提高品牌营销力,真正实现“以硒为贵”、大展“硒”望的宏图;要进一步打造“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富硒龙头企业集群 。
今后,平安区将进一步完善成熟的富硒产业科研检测体系,制定地方有机富硒产品认定标准和涵盖全产业链的行业标准,对“净土有机富硒”品牌形成有力支撑 。并建立低硒区、高硒区对农作物聚硒效应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科学设计、品种试验种植、样品数据检测分析,加快推进富硒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富硒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打牢富硒产业发展的基础 。
同时,通过完善区级富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富硒产业协会,完成富硒全产业链构建,创建现代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基地+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多元经营主体模式和产业生态,实现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富硒产业引领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富硒产业倍增计划,实现年均产值突破10亿元,占到平安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0%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看到,平安区依托稀有的富硒资源正在迎来农业转型升级的又一新的春天,从大山里走出一条原生态的新“硒”望之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