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张一山猴戏版《鹿鼎记》,比港版到底差在哪里?( 六 )
再看看2020版《鹿鼎记》的努力 , 等于是瞎努力 , 张一山说这次创作方向是人物可爱化、卡通化、故事年轻化 , 放大喜剧部分 。
文章插图
可是《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 , 是反武侠 , 一个小流氓赢到最后 , 是讽刺社会出了问题 。
就算你要迎合大众做喜剧 , 什么是喜剧呢?满地耍也不好笑啊?这是基本的“行活儿”都太差了 。
港剧拍金庸 , 还有个优势是文化气氛和理解 。
我知道张纪中的一些拍法也有他的努力 , 但总是觉得哪里不对 , 上次收到一个评论恍然大悟:咱们就是不会拍江湖 , 一拍就太正了 。 江湖是一个游离在主流之外的地方 , 内地创作者很难拿捏到那个感觉 。
文章插图
武侠是中国故事 , 也有很重要一部分是港台故事 。
金庸梁羽生古龙是在香港或台湾写就了虚构的江湖 , 而这些江湖日渐生出的影视化尝试也是在早就市场化发展的港台 。
香港电影工业拍摄武侠故事有一整套经验和方法论 , 也摸索出一套浑然天成的气质 , 我们的童年回忆港剧是站在香港拍了几十年武侠的基础上来做的 。 因而到现在看还是很有意思 。
内地和港台影视刚开始合作时 , 很多港台明星看内地是带着崇拜光环的 , 他们厌恶香港的工业流水线 , 说香港只出明星不出艺术家 。
但我们现在的行业 , 大部分人是既丢掉了笨拙的匠人精神 , 又没有学到务实的方法论 。
本世纪初张纪中兴师动众拍金庸时还是有很多重拍的噱头:祖国大好河山要入画、要拍出和港式武侠不一样的气质、会从艺术家里找角色人选(变脸大师彭登怀、舞蹈家杨丽萍、越剧名家茅威涛等)、要找我们内地风采各异的美人来重新诠释 。 现在张版金庸剧好几部翻案了也是因为这些理由 , 这是港片里没有的东西 。
文章插图
这次新《鹿鼎记》有人说张一山的韦小宝满嘴京腔哪里像扬州人 , 也有人反驳你们怎么不对港版韦小宝提口音要求 。
我倒想问了 , 香港人过去只在本地拍粤语金庸片 , 是没条件在地域和口音上下功夫 , 本港观众也不会提这些要求 。 既然现在内地都翻拍了 , 发挥优势不会吗?为我们内地观众考虑一下不行吗?
文章插图
(△京腔里加“乖乖隆地洞”也是不够的啊)
张纪中当年使的那些新招还有人说效果天雷滚滚 , 还说也是炒作噱头等等 , 而最近十年的内地翻拍金庸剧 , 这些心思也没动 。
接下来还在路上的金庸影视作品有:王晶自我炒作好几轮的新《倚天屠龙记》、毛晓慧主演小龙女文淇郭襄二番而备受质疑的《神雕侠侣》、杨祐宁文咏珊版《天龙八部》 。
而对于张一山来说 , 好消息是 , 《鹿鼎记》还是有希望不垫底的 , 因为包贝尔一直说要拍《鹿鼎记》 , 应该可以冲刺2.0的低分 。
文章插图
越拍越骂 , 越骂越拍 。
金庸故事是超级大IP , 但凡选角、海报 , 都会引发关注 , 这叫“自带流量” 。 而小说情节之丰富也让翻拍操作看起来很容易 , 老板会觉得随便搭个班子就能拍了 。 作为“项目” , 重拍金庸故事很容易成立 , 所以在原创乏力的环境下 , 总有人抓着金庸小说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 。
推荐阅读
- 周冬雨录综艺节目提到张一山,有谁注意她说的话?网友集体炸锅!
- 继《吃货团》后,又一“干饭”综艺来袭,杨紫、张一山再度合体
- 宋妍霏张一山撕破脸前者分手后还要榨干前男友的最后一点价值!
- 3位拒上《我就是演员》的理由张一山很机智,我只服最后一个
- 《快本》20年得罪的明星,张一山一句话暴露本性,他再也不上快本
- 小崔爱吃瓜:王一博,鞠婧祎,张一山,谭松韵,段星星
- 张一山要来《中餐厅》杨紫脱口而出6个字,王俊凯快憋到内伤
- 鹿鼎记|8位被绑架的演员,看看谁最敬业,谁最可怜,谁最好笑,谁最真实
- 前男友|宋妍霏张一山撕破脸前者分手后还要榨干前男友的最后一点价值!
- 李汶翰|能超过张一山的韦小宝只有李汶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