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医|300万网友围观!“世界肺癌日”大型公益活动暨肺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成都举行


2020年11月17日是世界肺癌日 , 为总结我国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经验 , 推进我国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水平的发展 , 由中国癌症基金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西部肺癌研究协助中心和成都市抗癌协会主办的《中国癌症基金会成都站肺癌MDT经典案例示范研讨会、中国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及《“世界肺癌日”大型公益活动暨肺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 分别于16日和17日在成都举行 。
四川名医|300万网友围观!“世界肺癌日”大型公益活动暨肺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成都举行
本文插图
科普直播+线上义诊!300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
为向广大肺癌患者 , 关心肺癌防治的普通大众普及肺癌防治科普知识 , 17日上午 , 《“世界肺癌日”大型公益活动暨肺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成都举行 , 活动专门邀请了国内从事肺癌临床工作和肺癌防控的著名专家 , 就肺癌的发病原因、肺癌如何预防、如何进行肺癌筛查、肺癌早期诊断、C T诊断的肺部结节如何分类、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等问题进行了网上直播科普宣传 。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乔友林教授、上海华东医院张国桢教授、上海华东医院金秀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黄云超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张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天津市肺癌研究所范亚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颖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宋金召博士 , 分别围绕《肺癌可防、可控、可治吗?》、《精准医学时代:分子标志物助力肺癌筛查早诊》、《中国肺癌流行病学与预防》、《从影像到病理:微小肺癌的精准识别》、《肺结节 CT 扫面常规及图像重建后处理》、《CT筛查出来的肺部结节分类及临床处理原则》、《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治疗进展》、《肺癌病理诊断及分子检测规范》、《患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那些人容易患肺癌?》、《 CT 在肺癌筛查早诊中的应用价值》、《基于手机的智能微型化分子诊断平台的建立及其癌症早诊早治》等肺癌病人和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 , 采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交流 。
此次活动主要是面向普通大众 , 由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利用5G+8K超高清直播技术 , 将画面实时传送到央视网、成都商报、成都商报四川名医、诊途等媒体平台及华西医院温江院区门诊部 。 短短半天时间 , 就有超300万网友涌入直播间观看专家们的科普 , 评论区气氛也十分活跃 , 上千名网友参与了留言互动 。 错过科普活动直播的朋友 , 还可以在这里观看回放哦!
四川名医|300万网友围观!“世界肺癌日”大型公益活动暨肺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成都举行
本文插图
回顾链接:https://mp.doctorofsc.cn/famourstudio/public/studio/views/doctor.html?id=112&team=20
为满足更多肺癌患者的问诊需求 , 17日上午10:00~12:00 , 由周清华教授领衔组成的专家团 , 还在直播中同步开展了线上义诊活动 , 免费为观看直播的肺癌患者解答疑问 。 周清华教授还从1000多名报名的网友中 , 抽取了40名肺癌患者 , 为他们提供肺癌特需门诊专家门诊号的义诊服务 。
四川名医|300万网友围观!“世界肺癌日”大型公益活动暨肺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成都举行
本文插图
此次直播科普和线上义诊过程中 , 专家们针对一系列普通大众关心的问题和存在误区 , 分享了以下科普干货 , 小康妹儿都为你们记了笔记 。
肺癌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但女性患者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
生长在人体支气管、肺上的恶性肿瘤叫肺癌 。 它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 , 其死亡率占据所有癌症死亡率的首位 。 根据显微镜下组织形态特征不同 ,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肿瘤和小细胞肿瘤 。 其中非小细胞肿瘤占85%(腺癌40%、鳞癌30%、大细胞癌9%、其他癌6%) , 小细胞肺癌占15% 。 肺癌的类型不同 , 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