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张峰 通讯员 张莹莹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以前病人小腿骨折 , 手术前只能在病床上躺数周做牵引 , 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现在用上“骨折神器” , 病人可以下床自由活动 , 整套“骨折神器”不到10块钱 。
以前没有儿童专用的下肢骨折牵引床 , 孩子至少要在医院住3周;现在有了可以动儿童下肢骨折牵引床 , 住院1天后家长可以连人带床一起带回家休养 。
传统的铁质手术床容易挡住X光线 , 如同将外科手术医生的眼睛蒙起来;有了多功能全方位可透视骨科手术床 , 不仅病人手术体位容易固定 , 还可以实现全方位无障碍X光透视 , 不仅如此 , 价格也从数百万元一下子降到几万元 。
这些都是有着“滨州工匠”荣誉称号杨淑野的创造发明 。 杨淑野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 , 医学博士 , 被滨州市总工会授予2020年度“滨州工匠”荣誉称号 。 一名医生 , 怎么会想起搞发明创造了呢?
在同事眼里 , 杨淑野就是一个“闷在病房里的发明家和木匠” , 时不时地搞出点新玩意 。
就拿PVC水管做的外固定牵引装置来说 , 这个装置简直就是小腿骨折患者的福音 。 小腿骨折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躺在病床上做牵引 , 也就是在床尾加一组滑轮 , 通过重物用绳子将患者的腿持续拉伸 。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这种牵引必须是持续性的才能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 如果患者要下床就必须解除牵引 , 骨折的地方还会再次疼痛 , 给患者和陪护家属带来极大不便 , 病人吃喝拉撒全在病床上 。 此外 , 更为致命的是 , 患者容易因静躺缺少锻炼导致出现血栓 。
“能让我舒服点吗?”躺在病床上患者的一句话 , 深深刺痛了杨淑野 。 既然患者小腿需要持续牵引 , 那么能不能让牵引装置固定在腿上 , 这样患者不就可以带着牵引装置随便活动了吗?
杨淑野最先想到的是家中常见的搓衣板 。 有了想法就付诸实践 , 他自掏腰包买来木板、PVC水管 , 把木匠师傅请到医院 , 按照自己的构想一起动手制作 。 虽然最初的模型不是一下子就很成熟 , 但始终有了创新 , 剩下的不过是完善细节 , 给患者带来更高的舒适度 。 经过多次改良 , 杨淑野发明的“骨折神器”已经到了第三代 , 即全部由最常见的PVC水管制作而成 , 成本极低 。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制作一套‘骨折神器’需要2米PVC水管 , 每米4.4元 , 2个喉箍 , 每个0.22元 , 4个尼龙扎带 , 每个0.05元 , 合计9.44元 , 还不到10块钱 。 ”杨淑野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 , 即便是发展到第四代 , 用重量更轻、强度更高的碳纤维管替代PVC管 , 成本也不高 。 如果这可以大规模推广的话 , 患者的疼痛和医疗费用都将极大减轻 。
|杨淑野:自制骨折神器不到10元、小推车改成儿童牵引床
本文插图

能够换位思考 , 时刻把病人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 , 这是杨淑野创新发明的动力 。 为人父母后 , 他更容易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生病时的焦急——父母宁可自己受苦 , 也不愿让孩子受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