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南京都市圈报业全媒体联盟“社长总编看南京” 高质量发展中的“六合速度”
【芜湖日报|南京都市圈报业全媒体联盟“社长总编看南京” 高质量发展中的“六合速度”】□采访人员 刘卫国
当我们踏上六合这片散发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的热土,一个充满了现代气息的生态之城、产业之城、活力之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拥有258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生态本底优良,是国家级生态区;这里产业基础扎实,是南京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
10月31日,采访人员随同南京都市圈报业全媒体联盟“社长总编看南京”活动走进六合经济开发区,实地采访南京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六合科创园和龙袍新城建设发展情况,零距离感受六合在经济发展中迸发出的澎湃动力和新城建设灿烂的远景 。
新兴战略产业加速崛起
1993年11月,六合经开区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2001年底正式起步开发建设 。后经几轮行政区划调整,2008年,园区社会事务职能划归龙池街道统一负责,实行“园区带街镇”管理模式,总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 。
近年来,六合经开区锚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主导产业方向,坚持“把实体经济做实做优做强”的工作导向,着力在重大项目引进上求突破,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上求实效,在转型升级产业集聚上求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六合经开区作为六合经济工作的“压舱石”、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六合经济开发区正着手积极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兴业态,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拓展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建设技术与规模均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
据了解,六合经济开发区2019年度在全省91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21位,比2018年度上升6个位次 。截至目前,园区共聚集企业45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02家,高新技术企业118家,先后荣获“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江苏省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园”“南京市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基地”“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园区”等称号 。
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提起国轩高科,业内无人不知 。作为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它在全球拥有六大研发平台,在全国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与世界著名高校协同创新 。南京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便是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
走在这座现代化工厂内,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户,采访人员看到,操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 。合浆、涂布、辊压分切、制片、卷绕、组装,经过一道道工序,一块块磷酸铁锂电芯鱼贯而出,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南京国轩新能源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在建的为一期,包含两条电芯生产线和两条PACK生产线,产能约为6GWh/年,产品主要供应华为、奇瑞、瑞驰等企业 。三期项目全部建设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5GWh动力电池 。”据了解,南京国轩新能源是国轩高科在六合经开区布局的“第二子” 。自2015年注册成立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以来,国轩高科已斥资打造了两个厂区、三条生产线 。随着国轩新能源一期投产,六合新能源产业地标再拔高 。
其实,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六合区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重点,积极培育全产业链条 。离国轩新能源不远处的江苏建康汽车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例子 。该公司2016年在六合经开区注册成立,2017年试生产,2018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3亿元,如今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达5000辆,成长速度令人耳目一新 。入园企业发展突飞猛进,关联企业相继落户,为六合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新引擎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今年南京创新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发展峰会暨T20创新论坛现场,新能源动力电池、工业储能电池等百亿级项目签约落地,使得六合新能源产业“如虎添翼” 。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告诉采访人员,近年来,六合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工业崛起作为强区之本,把实体经济作为核心抓手,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双提升”,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南京新的产业增长极 。该区以国轩动力电池为龙头,先后引进利德东方、凯勒新材料等数十家关联度高的企业,盟固利动力电池、云彩工业储能电池项目加快推进,“材料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充换电设备制造-零部件制造”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一个新能源地标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
推荐阅读
- 王一博为家乡送祝福,人民日报直播宣传,平台收视率直线上升
- 人民日报都点赞的江苏卫视跨年晚会,口碑大爆,热度第一当之无愧
- 《勇往直前的我们》:获人民日报好评,被称为王牌综艺有3点原因
- 连续2期收视第1,人民日报点赞,这才是最该被力捧的“王牌综艺”
- 没有一只鸭子能逃出南京,这次来看谢霆锋的烹饪手段
- 《百姓的味道》用“功夫”解锁南京美食 带谢霆锋体验秦淮船宴
- 芜湖,起飞!整个安徽,凭什么芜湖最好吃?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与快手再次携手跨年
- 王一博粉丝养号事件惊动官媒,《人民日报》发文揭露背后黑产
- 《农民日报》点赞、收视六网第一,这档综艺凭啥这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