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宁国云梯畲族乡的历史变迁(下)

_原题为 宁国云梯畲族乡的历史变迁(下)
朱俊敏 康正奎
第834期
宣城市宁国云梯畲族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 , 其畲族人口占全省畲族人口96% , 是继回、满之后人口较多的第三个少数民族 。 云梯乡畲民自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陆续从浙江、福建等地迁徙集聚至宁国东部云梯等地以来 , 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 新中国成立前 , 畲民们生活十分艰难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 畲汉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 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精神 , 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他们在云梯这方热土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
三、畲族?乡成立后的云梯
云梯畲族乡的成立:虽然离开原居住地已很多年 , 但在云梯生活的畲民后代们仍有着强烈的本民族文化认同感 。 这些“山哈”们仍讲本民族语言 , 保持着住居山腰、山脚的习俗 , 相对集中 , 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 大多数男女青年在婚姻问题上也都是尽量找一个有共同语言和生活习俗的“自己人”结为伴侣 , 因而保留着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文化上共同心理素质”的全部特征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云梯畲民在闽、浙等地先行实现民族自治畲民影响下 , 多次向国家和省民委提出民族认同和民族自治的诉求 。 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 , 认真调查、核实云梯实际情况 , 研究在云梯成立民族乡、实施民族自治的可行性 。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 成立云梯畲族乡的条件基本成熟 。 1992年11月 , 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 宁国县云梯畲族乡成立 , 畲民们长久以来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 。 根据国家有关民族政策规定 , 民族自治地区必须由本民族人员担任政府主要负责人 。 畲民钟汤荣同志当选为云梯畲族乡第一任乡长 。 自此 , 云梯畲民和汉民族兄弟一道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
变迁|宁国云梯畲族乡的历史变迁(下)
文章图片

二十多年来 , 在宁国市(县)委、政府的号召下 , 云梯畲族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畲汉人民持之以恒、守望相助 , 努力改变着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 。 这种畲汉一家亲的良好局面得到了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认同与肯定 。 1994年、2005年、2009年、2013年 , 云梯畲族乡政府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称号 , 受到国务院表彰 。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初期 , 以云梯乡缫丝厂为代表的一批中小乡镇企业兴起 , 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 使一大批群众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
云梯畲族乡成立后 , 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实事求是 , 因地制宜 , 解放思想 , 锐意进取 , 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 , 在努力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 , 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 , 在西天目这片穷乡僻壤中 , 创造出了骄人业绩 。
他们在浙江等先期发展乡镇企业地区的影响下 , 兴办了农具修理、制鞋、服装和木材加工等企业 。 进入八十年代后期 , 云梯也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 , 掀起了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 。 到九十年代初期 , 全乡已有乡镇企业12家 , 企业总收入200余万元 , 从业人员300多人 。 其中九十年代初创立的云梯早竹市场是宁国最早的早竹市场 , 发展到2000年 , 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 , 被宁国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产品销售大户”称号 。 1995年 , 云梯创办了“宁国畲乡石材工艺装饰厂” , 2004年 , 又与浙江安吉外贸企业合作 , 创办了“宁国畲族荣华竹木加工厂” , 其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地 , 2011年销售收入300万元 。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与世界经济接轨 , 90年代中后期 , 云梯乡镇企业先后实行改制 。 改制后 , 宁国畲乡美波铝业有限公司和宁国新兴纺织原料制造厂(原宁国市畲族缫丝厂)快速发展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2010年 , 宁国畲乡美波铝业有限公司实现工业产值8000多万元 。 2015年 , 宁国新兴纺织原料制造厂工业总产值也突破80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