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 三 )


石质坐便器位于墓室角落 , 右侧和后背靠墙 , 便坑为长方形 , 便坐是由两块石质坐垫组成 , 分别立在便坑两侧 。 在便坐对应的下方 , 是两个鞋型的脚踏 。 坐便器同时还设有背靠和扶手结构 , 力求完美地体现其实用性 。
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
文章图片

西汉梁孝王王后墓中的石质坐便器
【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坐便器靠背部位 , 连有蓄水池和水管 , 虽不知其具体的便后冲水过程 , 但它作为冲水马桶的鼻祖 , 在中国的厕所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魏晋时期 , 贵族们的厕所更是奢华到了浮夸的地步 。
据《世说新语》记载 , 富豪石崇家的厕所内纱帐环绕 , 十多位打扮靓丽的侍女列队伺候 , 还悉心帮如厕之人更衣 。 这样的服务 , 就是现代的高级厕所也未必比得上 。
而在硬装修之余 , 当时贵族的厕所里还出现了很多配套的“软包设施” 。 人们在厕所内摆香炉焚香熏 , 用一种名叫“澡豆”的颗粒状物质洗手 , 甚至还备有用来堵住鼻孔臭气的枣子 。
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
文章图片

清·华喦《金谷园图》中的石崇
上海博物馆藏
元代的“洁癖狂”倪瓒则是为自己打造了专属的“香厕” 。 《云林遗事》记载 , 他用香木建了个高楼 , 高楼下面有个敞口的木格子 , 盖着厚厚的鹅毛 。
排泄物掉到木格子里 , 又轻又软的鹅毛会马上飞起 , 将排泄物覆盖住 。 并且 , 仆人在下面守候 , 随时更换新的木格子和新的鹅毛 , 以保证厕所环境整洁 , 气味芬芳 。
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
文章图片

元·张雨题《倪瓒像卷》中的倪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朝 , 皇宫贵族们更加钟爱坐着如厕 。 清代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作“官房” , 用法十分讲究 , 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式 , 用木、锡或瓷制成 。
木质的官房为长方形 , 外边安有木框 , 框上开有椭圆形口 , 周围再衬上软垫 , 口上有盖 , 便盆像抽屉一样可以抽拉 。 木质便盆一般都装有锡质内里 , 防止渗漏 , 在盆底还会铺一层干松香木细末 , 用以保持芳香 。
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
文章图片

清代木质官房
锡质官房则为椭圆形 , 盆上有木盖 , 正中有钮;这种便盆要与便凳配合使用 , 便凳比较矮 , 前端开出椭圆形口 , 便盆放在下面对准圆口 。 便凳同样包有软衬 , 确保如厕时始终享受舒适的触感 。
古代|世界厕所日 | 看看古代厕所中的另类文明史
文章图片

清代锡质官房
官房除了不能冲水之外 , 与现在一般的马桶相比 , 也没有太大差别 。
设施齐全的公厕
除了各具特色的私人厕所外 , 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公共厕所的建设 。
早在先秦时代 , 中国就有了公厕 , 并设有专人管理 。 《周礼·天官》记载:“宫人 , 掌王之六寝之修 , 为其井匽 , 除其不蠲 , 去其恶臭 。 ”所谓“匽” , 就是指建于道路旁边的公厕 。
当时的公厕还有具体的建筑标准 。 《墨子·旗帜》中称:“为民溷 , 垣高十二尺以上 。 ”厕所设有2.7米高的围墙 , 充分考虑到了如厕时的隐私保护 。
而从考古出土物来推断 , 至迟在汉代 , 厕所已分男女 。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一墓中曾出土了一件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明器“绿釉陶厕” , 这座陶厕有房顶 , 从山墙一侧开有两个门 。 厕所蝒有墙分隔 , 门外亦有一道短墙 , 将左右隔开 , 区分出男厕与女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