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始下雪!天寒地冻是养生好时节,做好这6点整个不生病


在二十四节气“小雪”(11月22日)来临前 , 全国多地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 气温也明显下降 。
到目前为止 , 已有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多地完成今冬“首雪”打卡 。
|多地开始下雪!天寒地冻是养生好时节,做好这6点整个不生病
本文插图
【|多地开始下雪!天寒地冻是养生好时节,做好这6点整个不生病】

图据中国天气网
进入寒冬 , 迎来“小雪”节气 , 秋收冬藏 , 正是养生的好时节 。
如何养生?不妨参照这6点 。
吃:冬季养生“三食谱”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在健康时报介绍 , 冬季有3个滋补食谱可帮助驱赶寒气 。
1. 羊肉炖萝卜
萝卜有消食化痰的功效 , 能够帮助肺病患者化痰疾 ,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而温性的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 , 抵御冬季的严寒 。 还能修复胃黏膜 , 帮助脾胃消耗 。
2. 板栗炖牛肉
两者搭配能起到健脾利虚的功效 。 牛肉可帮助提高免疫力 , 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 。 尤其对老年人来说 , 板栗炖牛肉可作为家庭必备菜单的选择 。
3. 炖排骨
炖排骨滋阴壮阳、益精补血 , 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喝:冬季养生“三款粥”
冬季是喝养生粥的好时机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胡蔓菁在健康时报推荐了三种养生粥:
1. 益肾粥
大米300克、糯米50克、血糯米50克、桂圆50克、枸杞子60克、红枣30克、薏仁50克、莲子10克、红皮花生米10克、红豆10克、黑豆10克、核桃30克、黑枣20克 。
2. 滋阴粥
鲜百合100克、银耳100克、莲子20克、绿豆20克、大米300克、糯米50克、小米50克、白果20克 。
3. 健脾粥
黄芪100克、山药100克、大米300克、糯米50克、芡实30克、薏仁50克、红枣20克 。
饮:冬季养生“三杯茶”
除了喝粥 , 饮茶也是养生好方法 。 湘潭师范学院医院袁克俭曾在健康时报介绍了三款茶饮 。
1. 桔皮
冬天桔子大量上市 , 桔皮味辛微苦而芳香 , 行气健脾、燥湿化痰 , 适宜于咽喉及脾胃不适 。 咽喉肿痛、音哑、喉痒及脾胃失健之胸脘胀满、吐泻痰嗽等症 , 可开水冲泡桔皮 , 或加入适量冰糖饮用为宜 。
2. 麦冬
麦冬润燥生津 , 凡上焦(咽喉)虚热或胃火偏旺引起的烦渴、燥热、呛咳、咯血等症均适宜 。 一般可用麦冬数粒口腔含用 , 咽其津液 , 也可煎水内服 。
3. 胖大海
胖大海具有开胃气、清肺热、利咽喉及润肠通便的功效 。 胖大海可泡水饮用 , 对音哑干咳、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及口疮诸症有良效 。
动:冬季睡前“五浴操”
肾为先天之本 , 生命之根 。 冬季寒冷最易伤害肾阳气 , 导致精气损耗 , 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秦建国2015年在健康时报推荐大家睡前练一套“五浴养肾操” , 这里的“浴”是用手摩擦身体部位 , 从头到脚温暖起来 , 简单实用 。
1. 浴头:十指梳头
又称“干梳头” , 双手五指分开如梳状 , 置于前额发际处 , 从前向后搓动 , 36下 。 用力的大小以做完后头皮微感发热为度 。 “干梳头”有祛风升清降浊 , 益肾清脑之功 。
2. 浴耳:提拉耳朵
双手置于耳前 , 来回搓动 , 36下 。 长期浴耳 , 可有益肾填精、疏通全身气血之功 , 提高免疫力 , 预防感冒 。
3. 浴腹:揉揉小腹
双手平掌 , 置于小腹 , 来回搓动 , 左右各36下 。 浴腹有壮肾起痿、补益下元之效 , 兼有运脾导滞 , 减肥排便之功 。
4. 浴腰:对搓腰眼
双手握拳 , 拳眼向内 , 置于腰带以上 , 后腰部位上下搓动 , 36次 。 腰为肾之府 , 肾虚多有腰痛 。 浴腰有温肾壮腰、培源固本之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