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健闻|医生直呼刺激,医药代表删掉医生: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第一天( 二 )
一些对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不敏感的医生 , 一度认为“开的出来 , 又降价的格华止也进国家集采名单了 。 ”
那些未中选的药品 , 在公立医院依旧能开出来 , 其实并不违反政策规定 。
在2020年7月31号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下文称《文件》)中 , 对未中选药品在医院的使用有明文规定 。
《文件》给了医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选择未中选药品 , 但要求医院必须保证中选药品的用量之后 , 才可选择未中选药品 。 此外 , 也对未中选药品的实际采购价做了降价的要求 。
但为什么未中标产品 , 在有的医院开不出 , 而在另一些医院可以拿到?
在具体执行国家集采药物的使用量上 , 每家医院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 。 有的医院为了集采完成率 , 会设定指标 , 必须给患者推进使用集采的药物 。 刘启所在的医院并没有设定这个指标 , “但它会通过一些手段来帮你完成 。 比如说进入集采之后 , 原研的就没有了 , 例如格华止这种情况 , 药房直接从电脑名单上面拿掉了 , 想开也开不了 。 ”
另一些医院 , 会时刻动态计算中标药品的使用量 , 如果中标药品的使用指标完成的不错 , 未中标药品是可以开出来的;反之 , 如果中标药品使用量不达标 , 那么这些未中选药品就会消失在医院的系统中 。
上述情况导致一些药品有时医生能开 , 而有时开不了 。
例如 , 进入国家第二批药品集采名单、但未进入上海市供货名单的降糖类药物“拜唐苹” , 就在一些医院的系统中断续出现 。
拜唐苹” , 通用名阿卡波糖 , 是各种糖尿病临床专家共识认定的一线降糖药物 。 多年以来是降糖类药品的销售冠军 。 该药主打降低餐后血糖的概念 , 定位中国1.14亿糖尿病患者市场 , 年销售额在2017年达到40亿元 。 上海一家中等规模三甲医院 , 每个月的销量可达上千盒 , 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大药” , 在患者心中地位极高 。
2020年1月份 , 在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名单上 , 阿卡波糖中标了两个产品 , 其中一个是拜唐苹 。 50mg*30片规格的拜唐苹的降价幅度 , 曾被广为关注:由一盒61.92元 , 降到了5.42元 , 降价幅度高达90% 。
和“4+7国家药品集采”不同的是 , 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 , 为了保证集采药品供货量充足 , 每个中标的集采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供货地区 。
5.42元一盒的拜唐苹 , 仅出现在北京、天津等十三个省市的公立医院 , 这些省市 , 是拜唐苹的供货地区 。 给上海市供货的是另一个中标产品——四川绿叶生产的阿卡波糖胶囊 , 50mg*30颗规格 , 一盒售价为9.6元 。
因此 , 不属于拜唐苹供货地区的上海 , 如果一些公立医院想要使用拜唐苹 , 是按照未中标产品的规定来使用的 。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谈到 , 他们今年使用的拜唐苹 , 价格大幅度跳水 , 同规格产品由原来一盒60多元 , 下降了40多元 , 医院售价为20多元 。 虽然这个价格 , 远高于拜唐苹国家集采的5元中标价 , 但降价幅度也超过一半 。 “老百姓来买 , 看到价格由60多元降到20多元 , 还是满意的 。 ”
医院系统里依旧没有拜唐苹的身影 , 阿卡波糖类产品只有四川绿叶公司生产的胶囊 。
拜唐苹最近的一次断药是在上个月(10月)的15号 , 一直到现在 。 让这位医生感到不确定的是 , 有时医院能开拜唐苹 , 有时开不出 , 并无规律可循 。 他感到有些不满的是 , 虽然明白这是医院根据中标产品和未中标产品的使用量进行动态调整的结果 , 但医生总是最后知道的人 , 有些被动 , 不知如何对患者解释 。
本文插图
来源:视觉中国
逐渐接受国家药品集采的患者11月20日下午 , 在刘启所在医院的内分泌科诊室前 , 有十几位等待拿药的糖尿病患者在候诊室前的椅子上等待叫号 。 其中 , 有一位80多岁的上海本地老人 , 他多年以来都是用格华止控制血糖 。
推荐阅读
- 纳豆传脑出血开刀年前全面停工《食尚玩家》紧急找八点档女星代班
- 无法看淡生死的李不言,还能当医生吗?听听杨笠、卢骁怎么说
- 希望所有医生都能像他一样……
- 《机智医生2》大结局要播2小时40分!第3季进度?导演发言曝光
- 更年期女性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医生直言:多会出现3个变化
- 《令人心动的offer3》:医生养成,太难了
- 《offer 3》打碎了医生的滤镜:你以为的牛逼背后,其实都是苦逼
- 一投票就“落单”,周深、毛不易支持的人,陶勇医生为啥没看上
- 今年最窒息的综艺来了!当一名医生到底有多累?
- 从医学生到医生,距离有多远?《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