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存|河西走廊农业的远古印记

_原题为 河西走廊农业的远古印记
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干旱少雨 , 气温较低 , 昼夜温差大 , 日照时间长 , 年平均气温6℃-10℃ , 年均降水量约36毫米-200毫米 , 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3500毫米以上 。 但是 , 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顺着由南而北逐渐下降的地势形成了大大小小50多条河流 , 汇集成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先秦水系 , 在祁连山北麓山前冲击带及河流沿线形成的片片绿洲 , 就成为河西一带先民生息繁衍的重要场所 , 考古发现的史前遗址大多位于这些地带 。 考古资料表明 , 至迟在新石器时代 , 河西走廊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农业 。 这从河西走廊发现的众多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和沙井文化遗存 , 可得到印证 。

马家窑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宁、青地区 , 其年代从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 延续时间长达1000多年 , 可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 。 就其年代而言 , 马家窑较早 , 半山次之 , 马厂最晚 。 这三个类型的遗存在河西走廊地区均有发现 , 但分布很不均衡 , 河西走廊东部的武威地区明显多于中、西部的张掖、酒泉 。 总体而言 , 马家窑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河西走廊天祝、古浪、凉州、民勤、金昌、永昌、山丹、民乐、甘州、高台和肃州、金塔等地 , 尤其是在今酒泉市东南60公里处祁连山北麓丰乐河东岸台地上发现的马家窑文化照壁滩遗址 , 突破了以往关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最西止于武威的认识 。
张掖西城驿遗址一期 , 年代距今约4100年-4000年 , 属于马厂晚期遗存 , 其房屋均为半地穴式 , 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 还有粟、黍等炭化作物和少量炼铜炉渣 。 根据对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151座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 , 出土的器物有石器、骨器、角器、陶器和各种质地的装饰品 , 尤以陶器为最多 。 其中生产工具既有大型磨光石器 , 如石磨盘、磨棒、石锛、石斧、石刀 , 也有为数不少的细石器、骨器和骨石复合工具 , 还有陶器(如陶纺轮)和打制的有肩石斧;磨制石器大多质地坚硬 , 刃部锋利 , 且有2-3个钻孔 , 便于挖土翻地、砍砸树木、收割和打碾粮食 。 说明当时的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生活 , 同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 制陶业已很发达 。 在该遗址M134中 , 还发现了内装粟粒的高达70厘米的大陶瓮 。 据推算 , 这件大陶瓮可装粟66.9公斤 。 如果没有发达的农业生产 , 就不可能有这样大容积的器物出现 。 在该遗址M69和M153中 , 还发现了类似于酒杯的小陶杯 , 说明当时的谷物除供人们食用外 , 还用来酿酒 。

齐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 。 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和西汉水等流域 , 宁夏南部和内蒙古西部也有零星发现 , 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 。
齐家文化在河西走廊主要在武威一带 , 在张掖西城驿二期也发现了齐家文化遗存 , 其中武威皇娘娘台是一处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 , 出土了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卜骨和装饰品等在内的各种遗物 。 其中石制生产工具数量庞大 , 约有1000件 , 大多采用硬度较高的石料磨制而成 , 器形规整 , 刃口锋利;粗糙的打制石器已基本绝迹 。 这些磨制石器 , 既有翻土耕种用的斧、铲和加工制作工具用的锛、凿 , 也有收割庄稼的刀、镰 , 还有加工谷物的杵、磨盘和研磨器等 , 说明从耕种、收获到加工用的各种工具 , 都较马家窑文化时期更为齐备 。 张掖西城驿一、二期遗存发现了粟、黍、小麦、大麦等多种农作物炭化籽粒 , 其中一期为马厂晚期遗存 , 年代为距今约4100年-4000年;二期文化内涵丰富 , 既有马厂晚期遗存残留 , 也有马厂晚期向四坝文化过渡的遗存 , 还有齐家文化遗存 , 年代为距今约4000年-3700年;其中在二期遗存发现的小麦和大麦 , 年代距今4000年前后 , 早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民乐东灰山遗址所出标本 , 是迄今为止河西地区所见小麦、大麦出土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