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没有绝对的好坏,调换着吃是关键
说起油脂 , 其种类五花八门 , 大的类别可以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 。 动物油脂大多通过吃肉类摄取 , 烹饪用的植物油又有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菜籽油、椰子油、黄金配比调和油等种类 。 这么多油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
植物油Vs动物油 , 一般来说 , 动物性脂肪如牛油、奶油和猪油比植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 。 植物油中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 但也不是绝对的 , 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中也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 。 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 , 且多为饱和脂肪酸 。
很多人都说“动物油不好 , 植物油好 , 因为饱和脂肪酸不好 , 不饱和脂肪酸好” 。 其实 , 任何一种脂肪对健康的作用关键在于摄入量是否适当、脂肪酸摄入比例是否合理 ,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会造成健康问题;同样 , 过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造成的健康问题可能会更多 。 因此 , 笼统地说某种脂肪不健康或某种脂肪健康都是不严谨的 。
本文插图
【|食用油没有绝对的好坏,调换着吃是关键】这么多的植物油 , 又该如何选择?
选择食用油的原则重点是要掌握各种油的特点 , 各种来源的油各有优劣 , 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 不同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 , 区别选用 , 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大豆油:产量高 , 价格便宜 , 但是香味不够 , 原料有可能是转基因的 。 好在现在国家强制要求在包装上标明原料是否为转基因 , 大家可以关注包装进行筛选 。
玉米油:维生素C含量高 , 稳定性强 , 适合煎炸用油 , 但是也容易受到污染 , 应注意妥善保存 。
菜籽油:有特殊的香味 , 价格便宜 , 脂肪酸的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求 , 油酸含量高 , 但易被氧化 , 开瓶后要尽快食用 。
花生油:香味浓郁 , 比葵花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低一点 , 稳定性较高 , 适合煎炸 。 但自己压榨的花生油可能会有黄曲霉素 , 存在安全风险 , 不建议大家进行家庭化的压榨 。
芝麻油:香味足 , 不饱和程度高 , 热稳定性差 , 适合凉拌或食物即将出锅时放入 。
橄榄油:气味清香 , 由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 , 不经热化学处理 , 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 , 但热稳定性差 , 适合凉拌 。 有人宣称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 但其实 , 它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用油 , 并没有比其他植物油的营养价值更高 。 同时 , 橄榄油的组成不符合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 与母乳中的脂肪组成更是相去甚远 。
调和油:市面上很多广告宣称自己是“黄金配比”调和油 , 富含ω-3 , 对健康非常有益 。 从营养角度来说 , 食物多样性是件好事 。 但是 , 所谓“黄金比例”只不过是商家营销的噱头 , 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 。
同样是调和油 , 怎么看好坏?
消费者选购食用油时可以从配料表排序判断调和油的成分和价值 , 配料表排第一的就是含量最高的 , 越往后 , 含量越少 。 例如 , 对于某一种橄榄调和油 , 排第一的一般都是大豆油 , 橄榄油一般在靠后的位置 。 所以此类调和油和纯橄榄油相比 , 营养价值和价格都会有一定的区别 。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指出, 除正常饮食中摄入的脂肪外 , 烹饪用油日摄取量应保持在25—30克 , 一个矿泉水瓶盖大小的油脂重量为5克左右 , 油脂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 同时 , 营养学木桶效应指出:仅单一补充一种或几种个别的营养成分 , 必然还会存在未能补充到位的营养成分 。 每种油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 食用时尽量做定期的品种更换 , 保证自己能摄入到各种油脂中的营养成分 。
(赵艳莎)
来源:科普时报
推荐阅读
- 火箭少女中谁的存在感最低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第六名和第七名
- 王力宏给儿子取名只有5笔,没有1笔是弯的,网友:不愧是才子
- 央视春晚魔术师邓男子回应:《迎春纳福》没有托
- 终于有人接住朱广权的段子了!网友:今天怎么没有手语老师
- 2021《好声音》首期登场六位学员,没有一个是素人,全都大有!
- 《朋友请听好2》开播:易烊千玺缺席了第一期,好像又没有缺席
- 狼队回顾挑战者杯,妖刀直言fly没有达到顶峰,fly称自己不自信了
- 三胞胎:人都是片面地看别人,但没有人是片面地活着 从段子到段子
- 曾是《星光大道》总冠军,因顶撞巫启贤惨遭封杀,至今没有消息
- 《长津湖》的惊喜,综艺达人李晨再演军人,演技有没有获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