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时报|健康阅读|如何面对焦虑和恐慌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选登25
如何面对焦虑和恐慌
本文插图
主审:
王陇德 钟南山 李兰娟
执行主编:
汪光亮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面对重大生活事件 , 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心理情绪变化 , 这与是否坚强无关 , 而是人类普遍的应激反应 。 换句话说 , 无论平日多么坚强的人 ,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境时都会出现应激反应 。 同理 , 这与性别、年龄、拥有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亦无关 , 应激反应人人都有 。
原始人突然遭遇猛兽会产生应激反应 , 比如撒腿就跑;而那些面对猛兽还慢悠悠继续摘果子的原始人 , 可能早就被猛兽吃掉了 。 到了今天 , 虽然人们不会在大街上遇到猛兽了 , 但是类似这种应激反应却一点也不少 。 例如听到耳边尖锐的急刹车声 , 大脑会立即寻找声音来源、辨别方向 , 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远离危险 。
应激是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 应激反应就是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 也称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 。 在面对突然的或长期持续的巨大压力时 , 我们都会进入应激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中 , 我们会在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上发生许多改变 , 内脏器官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
大脑接收外界刺激后将刺激信息传至下丘脑 , 进而分泌一系列激素 , 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 , 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发生显著变化 , 从而增加机体活动力量 , 以应对紧急情况 , 如战斗或逃跑 。
可见 , 应激反应是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一种本能 。 假如您在危险之中还命令自己坚强一些 , 别害怕、不紧张 , 就相当于告诉自己不要产生应激反应 。 这是在与本能对抗 , 等于是让自己完成一项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一旦达不到预设的“别害怕、不紧张”的目标时 , 有的人会误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才会如此 , 因此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 有这种错误认知的人在危机情境下需要比他人多承担一部分压力 , 相当于除了恐惧 , 还要承受自我攻击带来的压力 。 所以要允许自己有正常的情绪反应 , 即允许自己紧张、担心甚至恐惧 , 也要接受这种情绪反应 , 这对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李娜
【保健时报|健康阅读|如何面对焦虑和恐慌】值班主任 || 范宏博
推荐阅读
- 养生段子手健康脱口秀 春节来新闻坊 一道听医讲
- 39岁贾玲再次胖出天际,脖子三层肉,长裙遮不住粗腿,担心她的健康
- 曝光“毒奶粉”,严重威胁53万孩子的身体健康,许多家长却还在买
- 深晚报道 |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启航举办“夜青守护”深宵外展活动
- 《令人心动的offer》健康宣传考核
- 串起人间烟火事!
- 央视栏目组来博白,拍摄录制《健健康康大年》春节特别节目
- 《荣耀时刻》栏目大健康系列嘉宾助力西安抗疫
- 专访舞林新生代深圳人气之星 壁虎漫步组合:释放活力,跳出健康,舞出精彩
- 《哎呀好身材》海浪季官宣定档12月5日,陈宥维罗予彤徐梦洁周九良解锁健康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