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脱发人数高达2亿,7个人中就有1个脱发的,一头秀发去哪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个“秃“字写在头 。 翻开新华字典 , 对于“秃”字的解释 , 大抵为“秃 , 无发也”、“凡物落尽皆曰秃” , 本义即为头顶无发 。 如果说要用一个字来让俊男靓女黯然失色的话 , 我想一个“秃”字足矣 。
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 , 中国脱发人数高达2亿 , 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深受脱发的困扰 , 且脱发不再是油腻大叔的专利 , 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 90后已成为脱发的主力军 。 对于咱们的“头”等大事 , 你想知道的硬货 , 这都有 。

我国脱发人数高达2亿,7个人中就有1个脱发的,一头秀发去哪了?
本文插图



头发都去哪了?
我的头发 , 在地上 , 在桌子上 , 在梳子上 , 就是不在我的头上 。 好“秃“然!好忧伤!
怎样才算脱发?
正常人大约有10万根头发 , 每日脱落60-100根头发均属于正常情况 。 如果你每日掉发超过100根 , 或出现斑块状脱发 , 或伴头发数量减少及性状改变 , 那要注意了 , 这说明——你已搭上了脱发专列
脱发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脱发人数高达2亿,7个人中就有1个脱发的,一头秀发去哪了?】主要原因有:①生活工作压力大 , 长时间精神紧张、情绪不佳;②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③过度的染发烫发 。
脱发最常见的两类为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 。
雄激素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占所有脱发患者的95%以上 , 多见于男性 , 常在20-30岁发病 , 50岁左右的男子约有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雄激素性脱发 。 它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二氢睾酮等因素有关 。 表现为前额两侧头发纤细稀疏 , 发际线后移 , 随着病情进展 , 可形成V字形秃发 , 甚则仅枕及颞部保留剩余头发 。 雄激素性脱发亦可见于女性 , 女性症状轻微 , 主要表现为头顶发质稀疏 , 但发际线不会后移 , 不会形成秃顶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因为此类多见于男性 , 且属于进行性加重疾病 , 早期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 , 常突然发生 , 没有任何症状地出现头部头发斑片状的脱落 。 通常认为神经精神因素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 , 诸如长期的悲伤、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以及熬夜均可能会引起斑秃 。 当然本病的发生亦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 当然脱发的种类不限于上述内容 , 譬如还有拔毛癖、休止期脱发、感染性秃发、药物性脱发等等 。 此外 , 一些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 也会导致脱发 。 由于脱发的原因及种类繁多 , 如果你长期被脱发疾病困扰 , 请一定要找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诊治 。
如何判断我脱发的严重程度?
1.拉发试验:以拇指、示指拉一束头发(约50-60根) , 计下拔下的发量 。 超过6根则为阳性 , 提示活动性脱发 。
2.毛发镜:毛发镜弥补了肉眼观察的局限性 , 它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毛发和头皮进行精细地分析 , 不仅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细微毛干形态和结构变化 , 还可以对毛囊及真皮浅层的变化情况 。 具有无创、直观、高效、简便、实用等诸多优势 。
脱发如何防治?
①不熬夜 , 早睡早起 , 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②尽量远离那些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 ,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③负面情绪及时发泄 , 学会正确地疏导压力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