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麻醉”+机器人辅助超重妇科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本文插图
术前组织麻醉科全体大讨论 。
红网时刻12月1日讯(通讯员 彭璐 黄春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 肥胖人数明显增加 , 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 , 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根据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 , 中国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 。 而肥胖肿瘤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加 , 对于麻醉医生而言 , 由于肥胖患者代谢方面、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很高 , 其麻醉往往存在挑战 。
近日 , 湖南省肿瘤医院麻醉手术中心迎来一位超重患者 , 来自永州东安县的胡女士今年57岁 , 身高157厘米的她体重竟达246斤 , BMI指数为48 。 多年肥胖的她年轻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 , 血压最高时达到 230/120mmHg , 同时合并有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重度肺通气功能障碍、低血氧症等 , 胡女士几乎夜夜入睡都不能平卧 , 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 今年胡女士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并发现盆腔巨大肿块而四处求医 , 均因肺功能较差麻醉手术风险高被委婉拒绝 。 最终 , 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一科唐洁主任团队热情接诊了胡女士并答应为其手术治疗 。 考虑到患者的特殊状况 , 决定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子宫全切加双附件加盆腔肿瘤切除术 。
患者初次来术前会诊评估时 , 副主任医师杨文茜仔细询问病史 , 充分了解病情 , 认为患者目前症状严重程度与心功能检查不符 , 建议戒烟抗炎治疗并完善睡眠呼吸监测 , 并请心内科呼吸内科相关专家会诊改善心肺功能 。 经过一周积极处理以后 , 患者再次来术前评估 , 杨文茜认为患者较前呼吸困症状明显好转 , 但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风险较大 , 立即向麻醉手术中心主任杨金凤汇报 , 经过科内专家讨论 , 大家一致认为患者过度肥胖 , 目前重度肺通气功能障碍 , 如果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 , 由于头低脚高的特殊体位和人工气腹影响 , 术中很可能引起气道阻力显著增加 , 缺氧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 对麻醉医生实属一个巨大的挑战 , 必须制定周密的麻醉计划和围术期管理策略 。
首先 , 杨金凤提出一系列降术中低气道阻力的一些办法 , 比如尽量选择型号大的气管导管插管、控制合适的气腹压力、胃肠减压等 。 最终 , 患者维持在38mmHg左右的较高气道压下顺利完成手术 。
【“精准麻醉”+机器人辅助超重妇科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其次 , 如何保障患者安全苏醒?鉴于患者过度肥胖 , 如果按照全体重用药 , 势必造成患者体内药物蓄积 , 大大增加患者拔管困难和苏醒延迟的风险 , 采取个体化精准麻醉方案 , 术中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 拔管顺利 。
最后就是如何提高术后镇痛 , 如果术后镇痛过度 , 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抑制 , 影响患者安全;如果镇痛不全 , 患者感觉疼痛不敢咳嗽及下床活动 , 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及血栓形成 , 甚至可能出现致命的肺栓塞危及生命 。 于是决定术后采取B超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为患者镇痛 。 11月25日 , 胡女士顺利完成手术 , 术后患者没有明显的疼痛 , 第2天 , 患者已能下床活动 ,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
杨金凤介绍 , 自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术前麻醉会诊评估以来 , 已成功实施大量像胡女士一样高危患者的手术麻醉 。 术前麻醉会诊评估的开展 , 可以使麻醉医生尽早介入手术患者 , 通过对患者全面系统的评估 , 可以和外科医生一道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 同时可以提前为患者制定周密的麻醉计划和个体化围术期管理策略 , 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
推荐阅读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把子宫肌瘤“吃掉” 治疗子宫肌瘤的食疗药膳方
- 血脂高脂肪肝吃什么好呢?
- 吃什么美容养颜 5款“女人如花”食疗法
- 月经不调食疗方 吃对了做“正常女人”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
- 十月的“专属药”竟如此便宜
- “枸杞”搭一物抗衰老 胜过唐僧肉
- 患有痔疮能吃香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