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50年,肿瘤院士劝诫:癌症难被消灭,手术不能解决根本
图中这位虽然90岁高龄 , 但是依然神采飞扬的老人 , 就是著名肿瘤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汤钊猷 。 他从1968年开始从事肿瘤临床治疗研究 , 50多年来 , 他前40年 , 研究怎么开刀救病人;80岁以后 , 就开始思考更多问题 。
本文插图
图源生命时报一、人类很难攻克癌症 , 只能控制癌症
近年来 ,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 。 数据显示 , 2017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2450万例 , 癌症死亡病例约960万例 。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 形势也不容乐观 。 近十几年来 , 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 癌症死亡占居民死亡总数的23.91% , 每年因治疗癌症产生的医疗花费高达2200亿元 。
本文插图
照理说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 医疗水平也突飞猛进 , 很多以前没药治或者治不好的病都被找到了突破口 , 但唯独癌症 , 一直没有找到治愈的方法 ,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 , 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 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 也把数十亿吨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 ,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成了空中垃圾场和毒气库 。 有科学家认为:“得癌症不是因为运气差 , 而是环境差!”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 外在因素才是癌症的主导风险 。
二是食品污染 , 环境变差 , 食品也会受到污染 。 人类食用了受污染的食品 , 体内的微生物环境就会发生变化 , 长期以往会引起各种器官和组织病变 , 从而诱发癌症 。
三是生活方式不良 , “现在很多人抽烟 , 但我主张戒烟少酒 , 现在很多人手掌一张开都是白的红的 , 说明喝酒很厉害 , 但是烟酒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 。 ”汤钊猷教授如是说 。 同时 , 高脂肪饮食、超重、肥胖、抽烟、酗酒、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 也在一步一步摧毁着机体防疫系统 。
矛盾的是 , 人类在不断防治癌症 , 同时又在持续“制造”癌症 。 汤钊猷教授表示: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干预 , 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又“变”成癌症之源 。
二、癌症是人体内部失衡造成 , 一刀切难根除
汤钊猷教授认为 , 癌症是人体内部失衡造成的 , 单纯靠切除病灶是很难根除肿瘤的 。
一方面 , 癌症的成因源于人体内细胞的变异 , 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造成“杀敌一千 , 自损八百”的局面 ,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 , 正常的细胞也会受到损伤 。 再加上癌细胞有着很强的生长、繁殖、进化能力 , 导致在治疗过程中 , 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 降低疗效 。
另一方面 , “一刀下去”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 , 有些肿瘤太大 , 不一定可以切除干净 , 切除之后可能造成肿瘤应急反而疯狂增长 , 这可能缩短患者的生存期 ,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 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先控制肿瘤缩小 , 创造实现带瘤生存的条件 。
此外 , 肿瘤切除之后 , 依然存在复发的风险 。 癌细胞具有游走性 , 有极少数肿瘤细胞有可能在手术就游走到其他地方“潜伏”起来 , 人类的肉眼很难发现 。 如果免疫细胞未将其清除 , 过段时间就会卷土重来 。
本文插图
汤钊猷教授还观察到 , 治疗癌症用“西医攻 , 中医补”的方法 , 可以显著增加提供患者的5年生存率 。 西医用化疗消灭癌细胞 , 中医用中药补身体 , 双管齐下 , 有助于提高化疗的疗效 , 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
三、不要盲目追求一刀切 , 精准治疗才是硬道理
近年来 , 肿瘤精准治疗发展迅速 , 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汤钊猷教授也主张“不要盲目追求一刀切 , 精准治疗” 。
本文插图
癌症的精准治疗 , 包括精准诊断、精准外科、精准放疗和精准药物 。 换句话说 , 就是做到精确 , 病灶在哪 , 就打哪 , 以往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案 , 不仅杀害癌细胞同时伤及无辜的免疫细胞 , 转变为针对个体病因的治疗 , 精准攻击癌细胞 , 降低对免疫细胞的伤害 。
四、专家说:三分一的癌症可以预防
世卫组织提出 ,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 ,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 所以 , 预防癌症不是等到年纪大了才需要做的事 , 预防癌症要从现在开始 , 积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推荐阅读
- 癌症的头号克星 医院真的买不到
- 高血压能吃鸡腿吗
- 癌症的预防方法 胃癌必吃的5种食物
- 癌细胞食物作用有什么
- 癌症病人能吃海参吗
- 癌症的食疗法有哪些
- 做化疗的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呢
- 肿瘤患者吃什么水果好呢
- 白领8大饮食坏习惯 小心癌症找上你
- 夏季如何养生 白领防癌忌9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