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还在指望养儿防老?别做梦了!儿女不“啃老”就已经是一种感恩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定悲剧 , 因为世事总是处于变化当中 , 经济结构、生活秩序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重组 , 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会遇到养老问题 。
在当下 , 作为一个中年人 , 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 , 也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 因为少子高龄化的社会结构 , 导致很多年轻人无力承担反哺父母的责任 , 甚至不啃老就不错了 。
就像陈先生 , 常年忙于工作鲜少回家 , 虽然也会内疚 , 但更多的是对父母的埋怨 , 埋怨他们不仅不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 , 还要在生活小事上拖累自己 。

心理|还在指望养儿防老?别做梦了!儿女不“啃老”就已经是一种感恩了
本文插图



所以 , 当他接到母亲重病的消息时 , 毫不犹豫请了七天丧假 。
拮据的经济状态早已让他忘记了身为儿女应尽的孝心 , 内心的恶袒露无遗 。 但回家呆了几天之后 , 母亲迟迟不肯咽气 , 让他心生焦虑 , 如果再拖的话 , 就要扣工资、扣全勤奖 。
所以 , 他恬不知耻地问重病在床的母亲 , 究竟什么时候死?自己的假期快结束了 。 陈母面对儿子的问话 , 瞬间了无生意 , 不久便含泪而终 。
或许有人觉得 , 陈先生特别没有人性、丧尽天良 , 这的确是极端的个例 , 但这也是未来大部分独子家庭需要面对的 。
仓廪实而知廉耻 , 一个整日为生计焦头烂额的人 , 即便心有愧疚 , 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 能够赡养老人已经不再是孝顺与否的问题了 , 而是子女是否有精力和能力负担得起?

心理|还在指望养儿防老?别做梦了!儿女不“啃老”就已经是一种感恩了
本文插图



况且 , 很多从小众星捧月般长大的孩子 , 很容易养成自私的性格 。 当父母老了 , 不能为他们提供便利 , 自己长期生活在舒服的环境中 , 没有培养出出色的生存能力 , 很容易心生嫌隙 。
其实 , “养儿防老”本质是骗局 , 是人们对人性的无知 。 如果你生养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养儿防老 , 那么在当前这个社会 , 你基本上不太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
“养儿防老”就是一场交换 ,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 , 不计成本地付出 , 等到需要的时候压榨索取 。
但这其中有很多变数 , 谁都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会出现纰漏 , 所以要改变老无所依的状态 , 最根本是从自己出发 。
一、建立边界感
中国父母普遍缺乏边界意识 , 很多家长都和孩子处于变态共生的状态 。

心理|还在指望养儿防老?别做梦了!儿女不“啃老”就已经是一种感恩了
本文插图



但人一定是独立的个体 。 如果个体背负了太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生命重量 , 那么一定是不健康的 , 早晚会出问题 。
人和人之间若想要关系长久稳定 , 保持合适的距离非常重要 , 即便那个人是你的亲人 。 两代人如果走得太近 , 囿于观念 , 矛盾会特别多 , 尤其是在子女成年组建自己的家庭后 。
真心建议很多父母 , 不要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子女身上 , 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 , 你也应该有你的世界和生活 。
二、为自己储蓄
在中国 , 不计代价为子女付出是普遍现状 , 有些父母宁愿苦了自己 。 也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

心理|还在指望养儿防老?别做梦了!儿女不“啃老”就已经是一种感恩了
本文插图



子女成年以后结婚生子 , 父母又会掏出全部积蓄支持孩子组建新家庭 , 但背后的真实逻辑意识 , 却把两代人都逼进了死胡同 。
上一辈因为无底线的付出 , 根本就没有为自己留下养老的经济条件;而下一代因为长久以来的被安排 , 内心充满怨恨 。 人本质需要通过克服困难 , 才能找到人生的控制感 。
但父母阻断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 简单来说 , 就是所谓的碗米恩 , 斗米仇 。
所以 , 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阶段 , 一定要为自己储蓄 ,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
《上海的金枝玉叶》里谢家四小姐被下放农场 , 对采访她的陈丹燕提及孩子问题时说:“我不要他们的钱 。 他们给我钱 , 或者回来看我 , 都是情分 , 不是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的 。 ”

心理|还在指望养儿防老?别做梦了!儿女不“啃老”就已经是一种感恩了
本文插图



为什么当下中国的父母子女之间矛盾这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 双方都太理所当然了 。 一方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被孝顺 , 一方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被体谅 。
高压社会下 , 谁都不容易 , 多一份体谅 , 多一份未雨绸缪 , 比什么都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