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瞌药源于心理问题

“没有了止咳水 , 听同学说 , 晕车药也能让你爽” , 面临学习压力和望子成龙的父母 , 阿明(化名)想找些让自己放松、解脱的方式 , 在同学介绍下 , 他买了一瓶晕车药来吃 。“第一次吃药 , 感觉昏昏沉沉的 , 很舒服” , 那一刻阿明似乎忘掉了所有烦恼 。在阿明看来 , 这比喝止咳水、吃新型毒品安全有效多了 。
渐渐地从高一到高二 , 阿明开始越来越依赖药物来摆脱烦恼 , 药量也从刚开始的几粒 , 到十几二十粒 , 成绩则随着瞌药量的增加而下降 , 直到有一天被父母察觉 。
【青少年瞌药源于心理问题】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未解决 , 瞌药现象就难绝
青少年止咳水滥用甚至成瘾的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 , 但根源性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未得到解决 , 止咳水的替代品迟早会出现 。
常规剂量晕车药不会上瘾
“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吃晕车药上瘾的患者” , 广州某自愿戒毒中心心理咨询师向采访人员介绍 , 与阿明交谈时发现 , 在他周围的同龄人群中 , 瞌晕车药的情况很常见 , 虽然只是一个小范围 , 但应引起关注 。
晕车药常见的主要成分是苯海拉明与氨茶碱 , 主要通过抑制脑垂体来预防晕车 , 可起到镇静效果 , 还会有昏昏欲睡的情况 。常规剂量的晕车药不会造成上瘾 , 但像阿明那样一次吃很多就会上瘾 , 心理咨询师表示 , 这样滥用晕车药还会导致耐药 , 也就是越吃越多 , 镇静的效果才越明显 。
抗压力缺乏 , 用偷懒方式来解决
分析阿明滥用晕车药的原因 , 心理咨询师介绍说 , 家庭和周围环境有很大作用 。阿明原本学习成绩不错 , 父母对其有较高期望 , 希望能他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 尤其父亲管教很严 , 日常对阿明讲话 , 态度都比较严厉 , 给阿明带来很大压力 , 但又不敢和父母说 。心理咨询师还注意到 , 阿明小时候受过伤 , 身体有点小残疾 , 因此不太爱与人交往 , 性格内向 , 遇到压力挫折往往找不到朋友倾诉和分担 。
当然阿明本身的抗压能力也不够 , 心理咨询师认为这也是现在不少青少年的一个常见问题 , 进而往往不能寻求正确合适的减压方法 , 出现滥用止咳水 , 甚至吸食新型毒品等问题 。“阿明刚来戒毒中心并非自愿 , 因为他担心没了晕车药 , 会继续郁闷苦恼” , 咨询师的此番介绍反映出阿明没有面对压力的勇气 , 寄希望于瞌药这样不痛苦的“偷懒”方式来逃避现实 。因此 , 咨询师认为 , 对于这些滥用药物上瘾的孩子 , 脱毒治疗的同时 , 更应加强心理干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