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哈佛教授发现组织“重返”年轻开关,成果登上《Nature》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 , 人类或很快开启一个全新的抑制衰老时代 。 日前 , 来自哈佛医学院David Sinclair团队、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 , 在科研顶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报道形式发表了两项研究成果 , 首次证明人类可以安全地将复杂组织重新编辑到年轻状态 , 成功逆转了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失 。 专业人士认为 , 这一发现有望推进各种器官的组织修复研究 , 扭转人类和年龄相关的老年病症 。
本文插图
1复杂组织可被安全逆转
众所周知 , 衰老是组织功能障碍和S亡退行性过程 , 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是学界公认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 科学家们发现 , 表观遗传学改变会损坏基因表达模式 , 进而促进组织功能和再生能力下降 。 而DNA甲基化模式随时间的变化则被学界视为机体老化的基础 。
普遍研究表明 , 山中因子(OCT4、SOX2、KLF4和MYC)的异位表达可将培养的体细胞重新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 重置DNA甲基化年龄 。 实验中 , 研究人员将山中因子中造成小鼠生存时间减少的因子MYC剔除之后 , 5天时间结果显示 , 实验组mRNA谱变得年轻化且细胞原始仍在 。
本文插图
图:(老小鼠无法再生(上) , 实验小鼠重新再生(下))
为验证实验是否真的有效 , 研究人员在哺乳动物中最先失去再生潜能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验证 。 结果其清除了损伤引起的全局DNA甲基化变化 , 实验组因眼压增加所损失的视力有50%得到了恢复 , 基本消除青光眼对视力的损伤 。
值得注意的是 , 论文第一作者是吕垣澄博士 ,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后在哈佛大学医学终身教授David Sinclair团队做研究 。 后者为本次论文通讯作者 , 全球抗老研究领军人物 , 这并非他在生命科学界首次“出圈” 。
本文插图
2表观遗传学可以改变
2006年 , 其发表论文指出 , 吃白藜芦醇的胖小鼠比不吃白藜芦醇的老的更慢且更健康 , 该文章登上《纽约时报》头版头条 , 在学界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 。 7年后 , 他在实验中再次证实 , 提升一种人体内源性物质β-烟酰胺也具有改变细胞退化的效应 。 在一项为期7天的试验中 , 其成功将和人体基因类似实验组生存期延长近3成 。
David教授在接受《波士顿杂志》采访时表示 , “不能因老化是5%以上的人的都要经历的过程 , 就不把它当做一种症状来看 。 从生命科学角度而言 , 尽管人体会随着细胞分裂逐渐退化 , 但这种过程实际是一种表观基因信息的缺失造成的 。 只要我们能找到保护基因信息的方法 , 或许就能一定程度改变这一过程 。
本文插图
β-烟酰胺的发现为其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 在发现这种分子后 , 他带领家人在临床实验前尝试其在人体中的反应 。 每天早上他不吃早餐 , 直到傍晚才吃一杯酸奶和定量试验分子 。 2年后甲基化测试显示 , 他的生理年龄得到一定程度的逆向生长 。 该研究进而促使转化成果艾沐茵开始被学界视为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中可实现老化干预的潜在选项之一 。
3技术发展井喷 , 资本抢滩布局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深 , 不止学界对相关研究领域越发重视 , 在科研背书的支持下 , 资本市场也对其热情高涨 , 数家企业对分子β-烟酰胺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 2017年 , 地产前大亨李氏在亲自服用这一产品后表示自己年轻了许多 , 随后斥资3亿元投资相关企业 。 首批赴美留学生 , 酶法专家王骏团队在斥资1多亿研发资金后 , 于同年合成这种分子将其打入京东 , 计划让人健康老去 。 据媒体报道 , 今年8月其在国内的百吨工厂基因港莱孚斯本正式投入生产 , 预计未来可满足近乎百万人日常需求 。
本文插图
除β-烟酰胺类外源性技术外 , 近年科学家们在该领域的其他成绩同样不容小觑 。 2020年 , 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授 。 基因编辑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基因弊端性 ,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编辑 , 若该技术可在有生之年成熟 , 人类突破生物极限让年龄成为数字也不无可能 。
推荐阅读
-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
-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有哪些
- 研究发现:单身原来是基因惹的祸
- 北京2人核酸呈阳性和单基因阳性 这是怎么回事真相详情深扒
- 转基因食品的十大危害
- 女性长期吃素易致胆结石
- 三联基因免疫疗法是什么
- 听力基因筛查的作用
- 生物基因三联疗法的好处
-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基因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