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哭闹不安,医生会从这6点找原因
本文插图
大部分宝宝都没啥问题 , 查明吃喝拉撒睡冷热和衣服问题 , 就解决啦 。
在儿科门急诊 , 经常遇到半夜来看病 , 说小宝宝半夜总是哭闹不安 , 搞得一家人都没法安心睡觉 , 又担心小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一些家长说 , 小宝宝 , 白天睡得好好的 , 就是晚上哭闹 。 还有些家长说 , 网上搜索说哭闹剧烈者可能是婴儿腹绞痛 , 也可能是肠套叠 。那么 , 小宝宝半夜哭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哪些方面入手调查呢?今天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儿科医生小新给大家讲讲 。P.S.本文先讲怎么判断孩子哭闹的原因 , 治疗以后讲 。 大家注意 , 如果碰到孩子是下面讲的病理性的哭闹时 , 比如第5条里面的那些 , 立即去医院就诊 。 如果自己拿不准孩子为啥哭闹 , 也去医院让医生评估下 。婴儿哭啼很常见 , 多数时候并非疾病状态 , 只有少数情况可能意味着疾病状态 。 小婴儿不会说话 , 需要通过哭闹来表达自身的需求或不适感 , 以此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 正如俗语有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无论是否患病 , 所有婴儿在出生的前3个月哭闹都比其他任何时期更频繁 。 那么 , 一天哭闹多长时间是正常的呢?一项meta分析发现 , 出生前6周内的婴儿的平均哭闹持续时间为每日117~133分钟 , 出生后10~12周时下降至每日68分钟 , 但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 。
本文插图
那么 , 什么是过度哭闹呢?目前尚未有达成一致意见 。 上面这个meta分析得出结论 , 哭声时间的第95百分位 , 在出生后前6周是225~250分钟/天 ,8~9周是210分钟/天 ,10~12周是145分钟/天 , 超过这个时间 , 可以认为是过度哭闹了 。大家可能对95百分位有疑问 , 可以这样理解 , 把100个孩子的哭的时间记录下来 , 第95百分位的意思就是前5名哭得最长的 。
但是 , 有学者认为 , 以哭闹时间来定义无实际意义 , 对临床也没有指导作用 。 因为“正常”和“异常”的哭闹取决于哭闹发生时的情形、哭闹的性质及可能的潜在疾病 。新生儿汗腺发育不成熟 , 散热较差 , 如果包裹过多衣被 , 会导致热量难以散发而高热 , 又称为“新生儿焐热综合征” , 甚至可导致严重问题 。 很多家长 , 特别是老人家 , 总是生怕孩子着凉 , 所以会给孩子包裹很多衣被、包得很紧 。如果总是哭闹 , 要注意减少衣被 , 看一下哭闹是否会停止 。 衣被过厚 , 多是因为“有一种冷 , 叫你妈妈/奶奶觉得你冷” 。
本文插图
有些家长会说 , 小宝宝白天好好的 , 一到晚上就哭闹呢?这种情况应该注意夜间和白天的变化因素 , 如灯光、衣被和体位等更容易导致孩子哭闹 。以灯光的昼夜变化为例 。 白天 , 光线充足 , 小朋友可以看着爸妈 , 有安全感 , 就睡得安稳;到晚上 , 关灯了 , 四周黑漆漆的 , 小朋友可能会因没安全感而哭闹(非普遍现象) 。这时候家长可以轻微触碰小宝宝 , 让他觉得你在身边;也可以适当包裹 , 让小宝宝四肢及躯体有东西触碰 。 值得一提的是 , 安抚时轻轻安抚、让宝宝感受到你就足够了 , 不能太用力啊 。小儿哭闹不安 , 多数为照护不当或生理需求所致 , 少数可见于疾病状态 。 那么 , 家长和医生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旨在提供思路 , 不能只根据其中一条对号入座 , 而应该综合各方面信息分析哈 。 )一看【照护】
- 饥饿或口渴(最常见);
- 喂养不足或过度 , 喂养后拍背不够及吞入空气(有争议 , 但拍嗝没错);
- 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湿;
- 裤子太紧或者穿得太高勒得不舒服或呼吸不畅;
- 衣服穿得太少或太多;
- 体位不当(如枕头太高 , 颈曲过度导致呼吸不顺畅);
- 被褥过重或包裹过紧 , 头发缠绕手指、脚趾或其他部位;
- 睡眠不足;
- 养成抱或摇晃才能睡觉的习惯;
- 蚊虫叮咬或肢体受压疼痛 。
- 程度:去除我们上面提到的生理性原因 , 仍然哭闹剧烈 , 持续时间长 , 可能是病理性哭啼;
- 突发性:突然剧烈哭闹 , 难以安抚 , 手舞足蹈 , 挣扎不安者 , 可能意味着病理状态;
推荐阅读
- 让你夜里睡不安的七种食物
- 生活常识 洗衣机的八个不安全因素需注意
- 动物内脏爆炒吃法不安全
- 反复冷冻不安全 厨房10大健康杀手
- 七大不安全食物 小心提防
- 害怕洗洁精不安全 那就学着DIY环保洗洁精吧
- 影响小宝宝健康的喂养误区
- 拯救肌肤抗敏硬战 七招搞定不安分敏感肌
- 让你夜里警醒睡不安的七种食物
- 清理小孩耳屎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