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流传已求的绝活!15种中国传统膏药大全,千金难买赶紧收藏
膏药
是我国中药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成膏”的记载 。 刘宋《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 。 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目前中医临床及民间仍然广泛使用膏药 。
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等 。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 现以黑膏药为主举例如下:
本文插图
一、狗皮膏
【药方组成】枳壳、青皮、大枫子、赤石脂、赤芍、天麻、甘草、乌药、牛膝、独活、黄柏、补骨脂、威灵仙、生川乌、续断、白薇、桃仁、生附子、川芎、生草乌、杜仲、远志、穿山甲、香附、自术、川楝子、僵蚕、小茴香、蛇床子、当归、细辛、菟丝子、陈皮、清风藤、木香、肉桂各10克,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克 。
【药物制作】以上43味,除樟脑外,木香、肉桂、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 其余枳壳等34味,均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克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 。 另取黄丹750~1050克,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
取膏用文火熔化,将樟脑及上述粉末加入搅匀,分摊于狗皮(或其他兽皮)上,即得 。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
【主治病证】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肌体麻木,跌打损伤 。
【用法】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
【说明】每张净重15克或30克 。
本文插图
二、追风膏
【药方组成】牛膝、桃仁、麻黄、当归、生草乌、红大戟、天麻、羌活、穿山甲、细辛、乌药、白芷、高良姜、独活、赤芍、海风藤、红花、威灵仙、肉桂各50克,地黄、熟地黄、续断、苏木各24克,五加皮、蛇蜕、生川乌各12克,蜈蚣15克,乳香、没药、雄黄、血竭、檀香各7.4克,冰片、麝香、丁香各2.4克 。
【药物制作】以上35味,肉桂、乳香、没药、血竭、丁香、檀香粉碎成细粉,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与冰片、麝香配研,过筛,混匀 。 其余牛膝等26味,均碎断,与食用植物油4800克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黄丹1500—2100克,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
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或纸上,即得 。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
【主治病证】用于风湿痹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 。
【用法】加温软化,贴予患处 。
【说明】每张净重12克 。
本文插图
三、万应膏
【药方组成】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官桂、白芷、当归、赤芍、羌活、苦参、乌药、甘草、独活、玄参、大黄、木鳖子、穿山甲各15克,麻油2500克,黄丹适量 。
【药物制作】以上共19味药浸入油内,文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停火片刻,滤去药渣,取油液适量,按每公斤油加入黄丹500克,搅匀至黑亮如镜、滴水成珠为度 。 摊涂膏药于裱背材料上,对折即成 。
【功效】消肿止痛,拔毒生肌 。
【主治病证】治痈疽发背,对口痰核流注,一切毒疮肿毒 。
【用法】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
【说明】治上述病证时,未溃者敷贴可消,已溃者敷贴可敛 。
四、止痛膏
【药方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洋金花(果实)各150克,细辛50克,松节油15毫升,香油250克,樟丹120克 。
以油丹为基质,兑入各药提取浸膏,制成改进黑膏药 。
【功效】驱风散寒,通络止痛 。
【主治病证】寒湿痿痹,筋骨拘挛,关节疼痛等症 。
【用法】加热化开后,贴于关节痛处 。 每周换1次 。
【说明】此膏制作十分繁琐,请参阅《中药药剂学》教材346页 。
本文插图
五、白鲫鱼膏(白膏药类)
【药方组成】鲫鱼600克,蓖麻仁、巴豆仁各360克,蟾蜍5个,血余、冰片、乳香细粉各15克,宫粉1200克,麻油1440克 。
【药物制作】将处方中前5味药,用麻油浸泡3日,加热熬至药枯,去渣滤净 。 将药油炼至滴水成珠,离火,至100℃左右时,加宫粉搅拌使其成膏 。 再加入乳香细粉搅匀即得 。 摊涂时将膏药软化,加冰片混匀,摊于牛皮纸上,即可 。
推荐阅读
- 慢性胃炎的食疗
- 吃什么可以引起性早熟呢
- 上班族最佳减肥食谱是怎样的
- 老祖宗留下的“菜单” 10天降低胆固醇血压
- 核桃补肾效果最好的部位已经被你扔掉
- 三餐减肥食谱应该怎样安排
- 春季减肥的几种水果
- 血糖高吃什么蔬菜水果好呢
- 脱发吃什么食物好
- 喝水都胖的人怎么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