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味药的退烧方,药简方精,一泄一补,扶正驱邪,一剂见效!
大雪过后 , 气温骤降 , 感冒的人多了 , 发烧的人也就多了 。 因为此时寒气占据主导地位 , 风寒侵入人体 , 闭塞毛孔 , 热气郁在体内透发不出来 , 人就会发烧 。
这不 , 前段时间 , 有位朋友就不幸“中招”了 。 大半夜给我打电话问该怎么办?我让她第二天一早到药店去抓一把石膏 , 轧细 , 和粳米一起熬汤来喝 , 朋友上午喝 , 下午体温就恢复正常了 。
本文插图
大家看 , 这个方子一共就两味药 , 石膏和粳米 , 石膏就是平时做豆腐时经常会用到的石膏 , 所以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 粳米就是大米 , 与其说是药 , 倒不如说是食物更贴切 。 就是这么个方子 ,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 却能起到透热外出的作用 , 身体里的这个热一透发出去 , 烧就跟着退下来了 。
说到透热外出 , 历史上的大医家 , 比如张仲景 , 比如张锡纯 ,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石膏 。
张仲景有一张清热的方子 , 叫白虎汤 , 里面一共用到了四味药 ,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 到了民国时期 , 张锡纯把这个方子作了删减 , 从中精选了两味 , 石膏和粳米 , 组成石膏粳米汤 , 所以石膏粳米汤其实是张锡纯的方子 。
张锡纯就用这个方子 , 治好了不少发热的患者 。
本文插图
来看两则医案 。
1916年 , 护国运动爆发 , 张锡纯作为随军军医 , 跟随军队北上 , 正值寒冬腊月 , 再加上当时条件艰苦 , 就连火车的车窗都是破的 , 刺骨的寒风透过车窗直往车身里灌 , 士兵们感受了风寒 , 不少人都病倒了 , 什么症状呢?就是发烧 , 而且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 那就是身上发热 , 但是都不出汗 。 张锡纯一看 , 就明白了 , 这是寒邪郁闭在体表 , 阻塞了毛孔 , 身体内的热气想发但是发不出来 , 就像那个热水瓶一样 , 表面摸上去凉凉的 , 但是里面呢烧热烧热的 。 张锡纯就用石膏和粳米熬成汤 , 让这些士兵喝下去 , 很快 , 烧就退了 。
又有一县长夫人 , 五十多岁 , 因为患了温病 , 浑身发热 , 一开始是用物理疗法来降温 , 到后面持续高热 , 已经陷入昏迷的状态 , 当时张锡纯刚到东北 , 家里人不得已把他请来了 。 张锡纯诊完脉 , 随即命人熬了一大碗石膏粳米汤为其服下 , 过了没多久 , 这人便苏醒了 。
本文插图
张锡纯特别善用石膏 , 他自称用了一辈子 , 效果都非常好 。 用他自己的话说:“生石膏治温病初得 , 其脉浮而有力 , 身体壮热 。 并治一切感冒初得 , 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 。 ”意思是 , 不管是温病还是偶感风寒 , 只要是高热的 , 石膏都能透热外出 。
【一个2味药的退烧方,药简方精,一泄一补,扶正驱邪,一剂见效!】石膏还能清肺热和胃热 。 比如 , 张仲景治疗肺部实热的麻杏石甘汤 , 里面就用到了石膏 。 还有李东垣的清胃散 , 用石膏来清胃热 , 胃热有什么表现?胃火上攻常常会引起牙痛 , 牙包肿的像气球一样 , 吃点辛辣的就加重 , 这个时候只要把胃火往下一撤 , 牙痛就止住了 。
中医有一种治疗思路 , 叫六经实热 , 总清阳明 。 就是说五脏六腑都有热 , 不知该从哪里入手 , 你就去通肠胃 , 也就是阳明胃和阳明大肠 , 肠胃通了 , 火热之气自然就往下降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一个人发高烧 , 浑身上下火烧火燎、热气腾腾的 , 用石膏 , 大方向也是没有错的 。
石膏粳米汤这个方子 , 原方用到了石膏二两 , 粳米二两半 , 这里建议大家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
本文插图
石膏粳米汤:生石膏20克 , 粳米20克 , 煮至米熟即可 。
粳米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第一 , 粳米可以顾护胃气 , 因为石膏有清热的作用 , 所以它是有一定的凉性的 , 容易损伤脾胃 , 粳米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后顾之忧 。 第二 , 用粳米熬成的汤黏黏稠稠的 , 所以它可以把石膏的药性黏住 , 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
粳米的作用也是得到古人肯定的 ,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 , 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食鉴本草》也认为 , 粳米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力的良好功效 。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洗脸水加盐的做法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山楂汤帮你排毒补胃
- 肝炎吃什么好 老年肝炎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