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需注意,取暖神器用不好,46℃的温暖也能变“毁肤凶手”


天冷需注意,取暖神器用不好,46℃的温暖也能变“毁肤凶手”
本文插图


编辑/排版:Keikei 责编:Jeing 审核:李云
令人瑟瑟发抖的冬天 , 真的少不了取暖神器 。
从古代的“竹火笼”(移动取暖鼻祖) , 到七八十年代的橡胶热水袋 , 再到如今的电暖宝和现用现贴的暖宝宝 , 取暖神器变得越来越方便安全~
虽说“神器”携带方便 , 保暖效果好 , 然而存在一部分人因使用不当造成烫伤 , 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低温烫伤” 。
由不当热敷引发的低温烫伤是冬季高发问题 , 约占整个冬季烫伤来源的三分之一!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
划重点
?温度处于44-50℃之间 , 皮肤受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 也就是说接触时间越长 , 皮肤烫伤的几率越大;
?接触44℃的热源6小时 , 容易导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接触49℃的热源持续3分钟 , 可致人体表皮损害 , 超过9分钟表皮就会坏死;
?暖宝宝产生的温度一般在50-60℃ , 发热时间一般在10-12小时 , 长时间与皮肤接触 , 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低温烫伤 。
特别需要注意的人群
?老年人群:肢体感觉迟钝 , 容易出现低温烫伤 。
?活动不便的病人:比如脑梗塞 , 脑血栓 , 瘫痪在床的病人 , 这类人群遇到危险时 , 自己没有办法躲避 , 也容易被低温烫伤 。
?糖尿病患者:该类患者肢体远端的血运比较差 , 而且大多数晚期患者往往有一肢体远端感觉障碍 , 肢体比较麻木 , 也容被低温烫伤 。
?孕妇和婴幼儿 。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烫(中)伤(招)了?
低温烫伤有哪些症状?
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 , 创面疼痛感不明显 , 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 。
面积往往也不大 , 虽然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 , 但创面深 , 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 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 ,严重时会发生伤口溃烂 , 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

天冷需注意,取暖神器用不好,46℃的温暖也能变“毁肤凶手”
本文插图


一旦发现低温烫伤 , 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降温处理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 , 先用凉毛巾或凉水给烫伤处降温 , 千万不要用酱油或牙膏涂抹!
消毒杀菌
在降温过后 , 使用进行冲洗 , 以免伤口感染 。
适量涂药
涂抹适量的烫伤膏 , 能够促进伤口的修复 。
及时就诊
如有感染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 , 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 。
尤其是创面严重的低温烫伤 , 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 。
避免低温烫伤 , 做好预防是最重要的 。

天冷需注意,取暖神器用不好,46℃的温暖也能变“毁肤凶手”
本文插图


电热毯
温度不要设得过高 , 也不要整夜使用 , 推荐使用可控温控时的电热毯 。
热水袋
水温不宜过高 , 热水袋外面最好裹上一层毛巾之类的东西;
注入三分之二的水即可 , 不要灌满 , 以防水洒出来;
使用热水袋时间不要过长 , 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 , 睡觉时取出来 。
购买暖宝宝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
使用暖宝宝时不宜直接接触皮肤 , 最好能多隔几层衣服;
不宜过长时间贴暖宝宝 , 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部位再贴;
切忌贴着暖宝宝睡觉 , 因为睡觉时长时间的热力作用于一个部位非常容易引起皮肤烫伤 。
另外 , 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孕妇和婴幼儿尽量少使用此类取暖方式 。
泡脚
水温不能太热 , 40℃为宜;
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 , 因为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 , 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 。
天气越来越冷了 , 大家在享受温暖的同时 , 务必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哦~
〔参考文献〕
贾赤宇,余东文,龙艺.低温烫伤的特点与治疗[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05):826-828.
【天冷需注意,取暖神器用不好,46℃的温暖也能变“毁肤凶手”】〔免责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