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华教授:生命很重要,做医生,我只想挽救更多的生命( 二 )


专注人工智能 ,
让基层患者接受“平等”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 ,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城镇居民医疗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相比之下 , 基层人民的医疗环境目前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

对此 , 徐瑞华教授表示 , “以胃食管癌等中国极度高发癌种为例 , 虽然有部分健康意识较高的居民会做体检 , 进行胃镜检查 , 但是由于医疗水平的差距 , 基层医生对于早期癌症的认知不完善 , 很可能会漏诊 。 这是目前我国肿瘤防治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

因此 , 为了让基层医疗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 徐瑞华教授带领研究团队 , 成功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AI)辅助内镜检查系统 。 通过10多万患者近100万张图片的培训 , 目前这一套系统已经能够熟练的判断内镜下的病灶是肿瘤还是普通炎症 。

有了这套系统 , 基层医生只需要将患者的筛查照片上传到云端 , AI便可以实时给到医生反馈 。 徐瑞华教授表示 , 基层医院的医生在使用了AI辅助内镜检查系统后 , 诊断准确率可以提高20% , 达到和大医院经验丰富医生相当的水平 。 显然 , 有了这套系统 , 基层患者也有望能享受到和大城市同层级的优质医疗资源 。

当然 , 对于大医院的医生来说 , 这套AI辅助系统也有一定的价值 。 因为 , 医生毕竟是人 ,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大医院医生 , 在每天长时间机械式重复相同工作的条件下 , 也会存在诊断漏洞和出错的情况 。 而AI的存在可以很好的辅助医生 , 提醒他们是否存在诊断失误的情况 。
继续前行 , “让癌症成为历史”

最后 , 徐瑞华教授表示 , “目前人类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 以结直肠癌为例 , 目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结直肠癌患者 , I期患者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 II期患者在80%以上 , III期患者能达到70% , IV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也可达40余月 。 但毫无疑问 , 对于晚期患者来说 , 这还远远不够 。 ”

下一步 , 徐瑞华教授将继续加大消化道肿瘤领域临床研究的投入 , 针对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机制、免疫治疗有效性、新疗法新技术的探索等开展一系列的临床研究 。 同时 , 他还将大力推动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进展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进一步降低消化道肿瘤的死亡率 , 努力推动“让癌症成为历史”的梦想前进 。

专家简介
徐瑞华教授:生命很重要,做医生,我只想挽救更多的生命
本文插图


徐瑞华教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南粤百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所长、结直肠癌内科首席专家
  •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南粤百杰
  • 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 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
  • 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药物审评咨询专家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 End -
【徐瑞华教授:生命很重要,做医生,我只想挽救更多的生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