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 兴边富民惠万家——珲春市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扫描


路平了 , 水通了 , 房子安全了 , 产业发展了 , 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近年来 , 珲春市积极落实“兴边富民行动” , 把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不断破解发展难题 , 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比翼齐飞”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敬信镇玻璃洞村是边境村 。 在“兴边富民行动”中 , 珲春市结合实际 , 把发展花卉苗圃作为该村的特色产业 , 2017年6月 , 在该村投资建设了占地5公顷的苗圃基地项目 , 并聘请专家现场指导 , 种植福禄考、假龙头、荷兰菊等多年生宿根花卉45万株 , 用于街路绿化美化 , 使该村产业得以发展、农民得以增收 。

玻璃洞村是珲春市积极利用“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 在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中 , 珲春市紧紧围绕村屯地域特点、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 , 努力做大做好特色产业文章 , 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 , 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 , 既发展了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 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 又有效维护了村里的自然生态 , 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环境 。

板石镇孟岭村位于珲春市西南部 , 朝鲜族人口占86% , 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边境村 。 20年前 , 孟岭村人口有600余人 , 其中200多人外出打工 , 村集体收入仅靠两个小商店 。 村民一直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 , 由于缺技术 , 村民收入不高 。 为解决村里“空心化”这一难题 , 珲春市政府找准孟岭村昼夜温差大、冷凉小气候、土壤天然含硒等优势 , 积极为该村争取兴边富民资金30余万元 , 建设苹果良种繁育基地 , 扶持该村发展苹果产业 , 带动群众致富 。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孟岭村因“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该村村委会主任李峰杰说:“2019年 , 我们村188户村民共栽种苹果树500多公顷 , 苹果产量约1000万公斤 。 今年‘十一’期间 , 村里累计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 , 村民人均收入达7万元以上 。 ”

近年来 , 珲春市利用“兴边富民行动”资金扶持建设的延边黄牛、地栽木耳、五味子、绿色米、无公害葡萄、富硒苹果等养殖、种植项目基地建成达产 , 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骨干 , 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 通过发挥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 切实为农民拓宽了就业渠道 , 开辟了增收门路 , 创造了发展空间 。

如今的珲春 , 借助“兴边富民行动”的东风 , 一大批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 一大批辐射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的特色产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 。

【吉林日报|兴边富民惠万家——珲春市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扫描】吉林日报 记者:王法权 相文婷 编辑:赵树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