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该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不论是优先学校还是专业,志愿填报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问自己三个人生核心问题的过程,即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如何去?翻译成志愿填报的问题就是:我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我要读什么专业?我要在哪个城市的哪所或哪些学校里读?找到方向:每一份志愿都是在思考人生
一、第一个核心问题:我是谁(我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如果把「我是谁」这个问题进一步分解一下,大概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我的分数如何?
-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我是少数民族吗?或者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吗?
-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
-父母的情况是怎样的?
-家里的亲戚朋友有哪些?他们在哪里?能为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1.分数
由于中国的高考录取是选拔性录取,再加上每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一样、参加考试的人数不一样、招生计划数量不一样,所以考生的实际高考分数在填报志愿中的参考意义不大,这时候需要把分数转化一下。通常有两种转化,一个是排位,一个是线差。
考试院在公布分数的时候,会同时公布全省文理科(不分科的省市除外)的一分段排位表,考生对应这个表,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我一般把考生的排位分成四段,即超高分段、高分段、中分段和低分段。超高分段一般是能上C9联盟高校或同位次高校的分数(C9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高分段一般是指能上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的高校或同位次高校的分数;中分段是指能上非双一流非211的一般本科高校的分数;低分段是指能上专科的分数。这样分段只是为了更快速地做好志愿填报,不是为了区分高校的好坏。我为不同分段总结出了不同的填报策略,大家可以对应自己的分数采取不同的策略尽快完成志愿填报。
排位对于超高分段和高分段考生更有参考意义,中分段和低分段考生通常用线差作为参考。线差就是把自己的分数和自己所在的批次线相减的数值。
这里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如下图所示,中国海洋大学理科本一次批次从2014年到2018年在四川的投档分数是576、582、607、595、626,大致看来学校的分数逐年升高。不过前面说过,每年的高考试题难度、参加考试的人数和招生计划数量不一样,使得历年之间的分数几乎没有比较意义,所以每年投档分对应的位次才是更好的参考依据。下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海洋大学理科本一次批次从2014年到2018年在四川的位次是13893、13199、12758、12989、12771。通过位次的比较,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出,如果今年考生理科的排位不低于12500,就比较有希望投档到这所学校了。

高考报志愿该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再比如,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本二批次从2015年到2018年在四川的投档分数分别是445、468、436、466,分别对应的位次是148039、141227、160852、158657。数字高达十几万位,很难一下子反应出这个波动幅度是多大,那么看线差,分别是0、15、0、8,就能很快把握这所学校历年调档分数的波动幅度,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判断。我的判断是只要超二本线10分就有希望。大家也可以自己判断一下。

高考报志愿该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2.身体状况
关于身体健康状况,主要参考高考指定体检医院的正式结果,以高考体检结果单上的结论为准。很多同学身体是健康的,不影响填报志愿。但是也很遗憾,很多同学的视力不好,体检结果常常有「不予录取4、5」「不宜就读4」等等,要明白这些结论是什么意思,就要对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来查。
另外,军队武警院校、司法警官院校以及民航院校的飞行专业还有单独的体检、体测、政审的要求,打算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需要注意查看相关政策文件。
3.少数民族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考生
如果考生是少数民族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考生,可能会享受到加分照顾政策。关于加分政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不一样,考生自己一定要查清楚。另外,少数民族考生还可以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在查看各高校招生计划时一定要看清楚。
4.家里的经济条件
这是个非常影响填报的因素。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院校的种类和层次也越来越丰富。这些年多了很多民办院校和中外合办高校以及公办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的学费比较高,其中上海纽约大学第三、四学年的学费更是高达18万元人民币,加上住宿、生活、交通以及可能的交流项目的开支,一年的支出肯定超过20万元。这个情况大家在看招生计划的时候要注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