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该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二 )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一方面出现了高收费的学校和专业,但是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照顾贫困考生,也出台了很多照顾政策,比如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深度贫困县免费定向培养计划等等。同时,国家承诺不会让一个同学因为贫困而无法上学,只要你考得上。各高校包括民办院校都有配套政策,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各种贷款、助学金、减免学费和校内打工的机会。所以,对考生来说,虽然经济条件是个重要因素,但也不要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而放弃读书。
如果家里条件宽裕,就把中外合办高校或中外合作的专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1、2+2纳入考虑范围,如果条件一般,则重点考虑公办院校,如果确属贫困,需要走专项计划,那么专项计划里涉及到的专业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了。
5.父母的情况
父母的情况是指他们的工作是什么、经历有哪些、人脉关系如何等等。如果父母在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工作,比较熟悉体制内的情况,也许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另外,还有一些父母,他们可能是小企业主、民营企业里的普通或中层职员、学校里的普通教师、医院里的普通医生,很多时候他们以为自己给孩子帮不了什么忙,但其实是可以的。
我曾经遇到一个小规模酒厂老板的孩子,我综合分析了他的分数、个人能力、个性爱好等等,再结合他父亲的情况,给出的建议就是报一所985农业高校的生物科学类专业或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结果很满意,那位考生提前批就去了这所985高校。
还曾经有一位女同学,文科,中等分数,一开始想读金融或会计专业,后来我了解了她父母的情况之后,推荐她报考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学专业,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她的母亲在她将来的就业当中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而她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说到这里,我也想和家长说一句,不要自己当老师就觉得老师苦,不让孩子读师范,自己当医生就觉得医生苦,不让孩子读医科,自己当会计就觉得会计苦,不让孩子当会计。其实你更应该鼓励他(她)来报读你们自己熟悉的专业或者熟悉的领域。为什么呢?假如你是老师,你的孩子将来也当老师,你就会知道教师这个职业的关键步骤在哪里、坑在哪里,那么对他(她)来说就已经意味这他(她)的人生顺利了一半了。如果他(她)读的是一个你也不熟悉的行业,那么他(她)将来遇到重大选择时,你想帮忙估计也帮不上了。
需要提醒的是,国家对有立功受奖,或伤残,或驻守边疆的军人或公安人员的子女有录取照顾政策。如果有家长是这种情,请具体查一下本省市区出台的照顾政策。
6.家里的亲戚朋友
主要是指你所在的大家庭,包括爷爷、奶奶、叔叔、舅舅等等,有什么样的人脉和资源能给考生带来帮助。这里给各位考生和家长一个建议,那就是很多亲戚朋友出于关心爱护孩子,怕孩子吃苦,很多时候会黑自己的工作或专业,说自己的工作怎么不好,说自己曾经学的专业怎么有问题。我的建议是: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他们跟你说了不好的一面,那剩下的就是好的一面了,正好你可以多了解了解,这样反而有助于你全面了解一个专业和工作,让自己更好地选择。
二、第二个核心问题:我要到哪里去(我要读什么专业?)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近乎完美的标准答案。

高考报志愿该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如上图所示,很多讲生涯规划的书或文章都会这样说:选我所爱,选我所能,选我所愿,要根据个人爱好、能力和价值观,选择三个集合的交集。
非常正确!但是,在我的经验里,非常难以落地。每年那些向我咨询的考生里,能在交集里选出专业的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生涯规划教育刚起步,绝大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有意识培养孩子职业意识的家长也非常非常少,所以,很多考生见到我的反应都是:「老师,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快速选择专业的方法,方法比较粗糙,但胜在快速,供参考。
1.根据自己的估分(或分数)大概划出一个学校的范围。注意,这里不是为选学校,而是为了选专业,所以大概划出就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喜好来划范围,比如北京的二本、天津的一本等等。接下来查这些学校往年的招生专业有哪些,去网站查一下这些专业的介绍,我推荐阳光高考平台。看这些专业介绍时候琢磨一下自己是否喜欢,把喜欢的记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