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的人,有一半都是这种病
这些以往被视为所谓的神经官能症 , 近年来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病 。 功能性胃肠病也称为胃肠功能紊乱或功能性消化障碍 , 约占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 50%~70% 。
这些病人一部分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而相当一部分则可能会被缺乏经验的医生诊断为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使患者长期服药 ,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本文插图
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 , 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 , 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 , 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 排除器质性病因后 , 根据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 , 症状以食管症状为主者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 , 症状以上消化道为主者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 症状以下消化道为主者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 由于消化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 所以常常不同疾病之间症状可以相互重叠 。
功能性胃肠病有哪些特点1、发病率高 , 普通人群中约有1/3的人曾有过这种经历 。
2、病程较长 , 一般应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
3、起病较缓慢 , 呈间歇性发作 , 常有缓解期 , 即症状时轻时重 , 时好时坏 。
4、病人的症状有差异性 , 即同一种疾病 , 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表现 。
5、常有过度精神紧张、家庭纠纷、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等 。
6、容易误诊 , 由于肠胃功能紊乱没有特异性症状和特异性检查方法 , 所以特别容易误诊 。
7、反复就医 , 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就医 , 对生活质量影响较明显 。 还容易造成患者的困惑和恐病心态 。
怎样诊断功能性胃肠病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和功能性诊断三种 。
影像学诊断是通过胃肠镜和胃肠造影检查发现的病变进行诊断的 , 病理学诊断则是通过活组织切片的细胞学形态进行诊断的 , 而功能性诊断则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 。
功能性胃肠病必须在排除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的器质性疾病(如肿瘤、溃疡等) , 明确没有肝胆胰等器官病变的情况下才能诊断 。
出现腹部不适后 , 首先应该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 明确没有其他病变后 , 才能诊断功能性胃肠病 。
国际消化组织罗马工作组从1980年至今 , 先后制定更新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Ⅰ到罗马Ⅳ诊断标准 。 尤其罗马 IV 标准中提出了肠-脑互动异常的概念 , 对各种功能性胃肠病都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标准 。
以下情况不支持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
1、老年人症状首次发作 。 2、症状将患者从睡眠中扰醒 。 3、在原有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新的症状 。 4、症状进行性加重 。 5、体重减轻 。 6、有出血和脱水的表现 。 7、有脂肪泻的表现 。 8、反复呕吐 。 9、进行性吞咽困难 。 10、发热 。 11、血沉加快 。 12、贫血或白细胞升高 。 13、低血钾或空腹时持续腹泻 。 14、大便出现血液、脓液或过多脂肪 。 15、大便重量>350g/d 。
本文插图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是什么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往往与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改变 , 以及心理-社会-生理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
有些患者存在遗传因素 , 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 , 如工作量大、经济负担加重、工作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太快、下岗失业、亲人故去、意外事故的刺激、人际关系紧张和家庭纠纷等 。
食物因素如酸味水果、香料、酒类、辣椒和浓咖啡等也是本病的诱因 。
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有哪些?功能性胃肠病主要包括:功能性烧心、功能性胸痛、癔球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及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等 。
其中以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多见 。
胃食管反流病
典型的表现是烧心和反流 。 烧心是指起于胸骨后或上腹部 , 一直向咽部蔓延的灼热感或疼痛 。 反流是感到胃内容物进入食道内甚至咽部和口腔 。 不典型症状包括嗓子干痒、口腔异味、声音嘶哑、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等食管外表现 , 容易误诊为心脏疾病的胸痛等 。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主要表现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 , 或有烧灼样痛、泛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 , 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 , 病程多超过一个月 。
多起病缓慢 , 病程常经年累月 , 呈持续或反复发作 。
推荐阅读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遗精过多有药膳治疗
- 全球最胸女主播不说的经期丰胸秘籍
- 最好的东西竟是那些被你无情“抛弃”的
- 风热感冒能不能吃豆花呢?
- 脂肪肝不能吃什么?这些饮食禁忌需重视
- 年轻人高血压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 气血不足应该吃啥
- 生命危险 不能和食物同服的药物
- 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 预防感冒的食疗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