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多喝水好,那到底好在哪呢?



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食物提供必需营养素 , 但各种营养素并非人体的主要组成物质 , 水才是人体的主要成分 , 它几乎占据了体重的三分之二 , 与食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 因此我们在规律进餐的同时 , 还应合理饮水 。
那么 , 多喝水有哪些好处呢?

都说多喝水好,那到底好在哪呢?
本文插图


人体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 遍布了水的活动轨迹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需要水的参与 , 血细胞与营养物质的转运需要水的参与 , 生化反应与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也需要水的参与 , 各种代谢产物的排泄还是需要水的参与 。 因此 , 要说喝水有哪些好处 , 从宏观上来讲 , 适量饮水是各种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 , 但具体到某一个系统、某一类人群 , 饮水带来的益处可能各不相同:
在循环系统方面 , 虽然人体主要依靠红细胞转运氧气 , 但红细胞需要水的转运才能到达靶器官提供氧气;同时水也是血液的重要成分 , 若存在饮水不足、剧烈呕吐或腹泻、大量出汗等 , 循环系统水分严重不足会引起血容量减少 , 各器官组织得不到充足血流灌注会出现缺血 , 脑缺血可能会出现头晕 , 肾脏缺血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不全 , 此时心脏为了保护大脑、肾脏等器官 , 通过增加心脏跳动的次数来增加血液供应 , 同时可将外周细胞与组织间隙的水分转运至血液中增加血容量 , 通过这些代偿机制 , 轻度缺水的人群症状会有所缓解 , 但重度缺水的人群依然可能会出现休克 。 及时补充水分可缓解上述症状 , 因此适量饮水是维持循环血量的重要保障 。

都说多喝水好,那到底好在哪呢?
本文插图


在调节血压方面 , 饮水本身不具有降压作用 , 但饮水可增加钠离子排泄 。 我国绝大多数人群对钠盐敏感 , 血钠浓度升高是高血压最重要的饮食因素 , 适量增加饮水 , 同时增加富含钾盐的新鲜蔬菜水果 , 有助促进钠离子排泄 , 对高血压的防治有正向作用;但若存在慢性肾衰竭 , 肾脏排水能力严重下降 , 不宜大量饮水 , 否则多余的水分会增加循环血量 , 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 同时多余的水分转移至外周组织间隙 , 可出现水肿;已经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的人群饮水也需慎重 , 大量饮水会增加心脏的容量负荷 , 心脏难堪重负 , 可能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
在调节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方面 , 适量饮水有助于稀释血糖 , 且胰岛素在足够的循环血量中才能发挥降糖效应 , 因此适量饮水对血糖的控制有一定益处 。 血液粘稠度越高 , 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高 , 适量饮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 对心、脑具具有保护作用 。 由于夜间未饮水 , 而人体依然通过尿液、呼吸以及排汗丢失水分 , 因此建议晨起喝一杯白开水 , 有助稀释血糖、降低血粘稠度 。 尿酸主要经尿液排泄 , 若饮水不足 , 尿酸排泄减少从而易发生高尿酸血症 , 已经发生高尿酸血症的人群 , 若心肾功能无异常 , 每日饮水量可控制在2000-3000毫升作用 , 有助于降尿酸 。

都说多喝水好,那到底好在哪呢?
本文插图


【都说多喝水好,那到底好在哪呢?】在泌尿与消化系统方面 , 水主要经肾脏排泄 , 部分朋友担心多饮水会增加肾脏负担 , 久而久之会不会引起慢性肾衰竭?不会 。 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等疾病 , 饮水增多并不是它的病因 , 与之相反的是相比于饮水不足的人群 , 适量饮水减少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 改变了肾脏的血流动力学与血压 , 更有助减轻肾脏损害 。 与此同时 , 多饮水减轻了尿酸在肾脏的沉积 , 可降低尿酸性肾结石与肾脏损害的发生风险 。 此外 , 饮水增多 , 尿液生成增多 , 尿液在冲刷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同时 , 减少了细菌定植与滋生 , 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 增加饮水还有助于通便 , 但饮水本身不具有通便功效 , 而是通过增加肠道膳食纤维的体积 , 促进肠道蠕动 , 增加大便的排泄 , 有助于减少便秘的发生 。
因此饮水有益健康 , 但水并非喝的越多越好 , 适量即可 。 那么如何判断饮水适量与否?进出平衡为主要依据 。 我们每日会排尿1000-2000毫升 , 大便中含水大约150毫升 , 呼吸道与汗液会排出800-1200毫升水 ,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喝水把这些水分全部补回来呢?当然不是 。 我们只需要补充部分水分即可 , 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大约1000毫升水 , 人体在代谢的过程中自身也会生成300毫升水 , 因此我们每日仅需补水1500-2000毫升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