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文化评论 农村空心化 未来谁种地?三大因素决战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

财经文化评论 农村空心化 未来谁种地?三大因素决战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

文章图片

财经文化评论 农村空心化 未来谁种地?三大因素决战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

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最重大问题 , 毕竟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 。 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中国未来1.3亿吨粮食缺口问题权威报告一出来 , 不仅引发了大众的焦点关注 , 更开始忧虑是否会面临没有粮食吃 。 毕竟民以食为天 , 人们的担心是正常的 。
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 2017年1月9日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 , 明确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 ,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
随着我国城乡人员交流的加大 ,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以后 , 出现了日趋严重的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趋势 , 导致“谁来种地”就成为时代之问 , 未来谁种地?如何确保种地?如何确保高效率地种地就成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迫切任务 。
面对农村空心化 未来谁种地的严峻形势?三大因素可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难题:

第一大因素 , 土地的托管化经营是否成为未来解决耕地荒的重要方式?我国一方面存在耕地的严重不足 , 另一方面支取又存在耕地的大量荒芜现象 , 很多耕地由于无人耕种而荒芜 。 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进城以后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后无人种地的现状 。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各种加工企业和发展 , 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传统的土地而进入城市 , 农民可以用来谋生的方式越来越多 , 一开始 , 一些农民还只是由职业农民逐渐转变为半职业农民 , 农忙时回地里干活 , 农闲时外出打工赚钱;后来发现随着种地的投入成本越来越大 , 特别是农业仍然会受到一些自然条件的影响 , 农产品的价格又很不稳定 , 导致种地有时不仅不赚钱 , 还可能会赔钱 , 很多农民意识到种地的收入远远不如打工的收入 , 于是开始放弃耕地 , 农村土地就出现了大量的荒芜现象 。
虽然说 ,今年我国粮食传来喜讯 ,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 ,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 , 比上年增加113亿斤 , 增长0.9% , 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 耕地保护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 以前已连续4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 今年粮食增产得益于粮食播种面积的止跌回升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 , 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 , 增长0.6% 。 其中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9亿亩 , 比上年增加176万亩 , 增长0.1% 。
得益于我国从政策上对耕地的保护以及对土地荒芜现象的重视并采取了多项措施 。 这里要问 , 土地托管是解决土地荒芜、农村空心化的途径和方式吗?起码从目前看是十分有效的 。
土地荒芜有很多原因 , 有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原因 , 但根本上还土地家庭承包 , 同时土地又大量分散造成的 , 既无法机械化操作 , 又缺乏流转条件和可能 , 一般一个家庭只拥有十几亩地甚至只2~3亩地 。 土地的大量荒芜也就在所难免 。
现在 , 随着土地托管的兴起 , 不少农村耕地被种植大户承包 ,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耕地种植面积的保证以及耕地荒芜现象 。
据报道 , 国家有关部门在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 , 明确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在山西等地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 力图通过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什么是农业生产托管?农业生产托管就是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现状的情况下 , 将土地生产和经营委托给专业化机构 , 从而有效解决农民“不会干、干不动、不愿干”等难题 。 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已经超过15亿亩次 , 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8.6亿亩次 , 托管服务组织达44万个 , 服务小农户6000多万户 。
农业托管有的是农户之间的托管 , 但更多的是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托管 , 打破了户与户之间的地垄限制 , 解决了土地分散化和生产效率低的难题 , 从而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 ,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 据山西洪洞县的报道 , 目前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面积达12万亩 。 根据测算 , 正常年景试点区域旱地玉米亩均增产100多斤 , 小麦亩产增加10%到1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