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文章图片

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文章图片

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文章图片

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文章图片

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文章图片

安徽警方 警察节系列报道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








编者按:





【安徽警方|警察节系列报道 | 大山深处的“背包警务”背出警民情】2021年1月10日 , 为首个 “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为喜迎节日 ,@安徽公安在线 微博、“警方”微信公众号 自元月1日起 ,推出警察节系列报道 , 讲述安徽公安“忠诚、为民、法治、创新、效能”的故事 。





“胡所 , 我们收到一个包裹 , 不知道是谁寄来 。 ”
“先打开看看 。 ”
2020年12月10日 , 安庆市岳西县公安局白帽派出所民警韩敏从快递员手里接过包裹 , 将包装纸盒层层剥开 , 呈现在眼前的是 两面鲜红锦旗、几张合影照片和两封感谢信。 令在场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 , 从感谢信的落款及投递记录来看 , 这竟是 一件迟到10个月的包裹。

寄件人是谁?为了何事表达感谢?包裹投递经历了哪些曲折?解开这些谜题 , 便要回归到白帽派出所推行的 “背包警务” 机制 。 这家 只有6名民警的派出所, 坐落在连绵的大别山腹地 , 每一次走村入户 , 都得向大山深处行进 。 崎岖难行也罢 , 风雪夜归也罢 , “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已经融入全所民警的血脉 , 激励着他们将背包背在身上 , 将责任扛在肩上 , 将公安警务送到群众手上 。






背起重托 警务下沉至“最后一米”








“大姐 , 大娘的身份证办好了 , 我们送过来了 , 给大娘看看 。 ”2020年12月15日下午 , 岳西县古坊乡前进村73岁的黄女士家里来了两名客人 。 说话间 , 他们从身上鼓鼓的背包里拿出了先前办好的身份证 。 老人的大女儿连忙让座:“警官 , 坐下来喝口水吧 。 ”白帽派出所民警储著梁和辅警余乐都摆摆手 , 示意还要继续赶路 。

这一趟路并不轻松 。 近年来 , 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 , 村组间交通明显改善 , 但辖区内的村民散居在山山岭岭之间 , 出行不便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 。 岳西县公安局在红色主题教育的洗礼下 , 要求民警辅警把“警务”装进背包 , 推出极具地方特色的“背包警务” , 大力开展送证上门、入户走访宣传、信息采集等业务服务 。
于是 , 向几十公里的山路挺进 , 就成了白帽派出所民警辅警平日里的“必修课” 。先是开车 , 车到不了的地方 , 就得靠脚板 。“为了第一时间赶到报警群众身边 , 我们所的民警全都练就了一身好车技、好脚力!大山的路不好走 , 下雨下雪全是泥 , 路面和路基根本分不清;夜里更是彻底的漆黑 , 那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山上小路弯弯绕绕 , 导航那是完全抓瞎!”白帽派出所所长胡应弟说 , 就是为了不让山里的百姓多跑腿 , 他们才宁愿自己多赶路 。

打开储著梁的“警务背包” , 警用急救包、雨衣、警务通、走访记录本等一应俱全 。 “谁和谁有矛盾 , 谁最近搬走了 , 谁身份证要补办 , 这些都详细记录 , 便于第一时间掌握 。 ”一路上 , 储著梁述说着这些年上山的故事:大雪封山 , 有村民被困 , 为了快点救出村民 , 他们急出一身汗 , 摔了一身泥;层峦叠嶂的山丘 , 每一个山坡乍看之下都没什么区别 , 为了记住村民的住址 , 他们就记转了多少道弯……
“背包警务”不仅把业务装进背包 , 还把社情民意、困难诉求同时纳入其中 , 通过跟踪回访、互动访谈 , 许多矛盾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 , 许多困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 许多证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办理 。 2020年 , 白帽派出所主动上门为20余名无二代证老人采集照片办理身份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