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文章图片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文章图片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文章图片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文章图片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文章图片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文章图片

读书会撩 三毛与王洛宾的旷世之恋:万里奔赴,别后121天,却自缢身亡

有人说 , 凡有华人的地方 , 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
与此类似的说法是 , 凡有华人的地方 , 也一定传唱着王洛宾的西部情歌 。
王洛宾 , 这位最富盛名的人民音乐家 , 一生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多首 , 尤以《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经典作品最为脍炙人口 。

他不仅被誉为“西部民歌之父” , 同时亦享有“情歌大王”的美名 。
但鲜为人知的是 , 王洛宾生前的最后一首情歌 , 却是唱给远在天国的作家三毛 。
01三毛 , 这个才气沛然的女子 , 浪漫洒脱 , 至情至性 。 她与荷西的那段生死恋 , 曾令多少在爱中百转千回的人唏嘘不已 。 当荷西命殒大海之后 , 三毛的灵魂便也渺渺不知所踪 。
荷西的死 , 让三毛失去了生命中最值得眷顾的理由 , 其后多年 , 她一直恍然行走于苍茫的人世间 , 如果不是念在尚有年迈的父母 , 她也许早已追随荷西而去 。
每逢有人劝她再觅良人时 , 她都黯然神伤 。 荷西是她的今生与来世 , 是她的所有前因与后果 , 除了他 , 她不知道还能情归何处 , 心系何人 。
1989年 , 作家夏婕在新疆访问王洛宾后 , 发表了三篇《王洛宾老人的故事》 。

三毛
三毛从小就爱唱王洛宾改编的民歌 , 尤其是他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 曾经引发热爱流浪 , 一心汲远的三毛的无限神往 。 当她看到夏婕的报道后异常振奋 , 立即向夏婕索要王洛宾在新疆的联络方式 。
随即 , 她了解到 , 王洛宾一生历尽坎坷 , 饱经磨难 , 曾因“莫须有”的罪名 , 入狱多次 , 长达十几年 , 差点将“牢底坐穿” , 却信念犹存 。 年近不惑 , 妻子病逝 , 他孤零零地坚守在美丽的新疆 , 仍然痴迷艺术 , 不断辗转各地 , 采集民间歌谣 。 每到黄昏 , 他都坐在门前看夕阳沉坠;夜幕四垂时 , 总要对着悬在古旧墙壁上的太太遗像 , 弹一首曲子给她听......
当朋友将王洛宾的故事还没讲完 , 三毛就哭红了双眼 , 她说:“这个老人太凄凉太可爱了!我要写信安慰他 , 我恨不得立刻飞到新疆去看望他!”
一向拿感情来安身立命的三毛 , 在现实世界中少有同道 , 那些锱铢必较的取舍 , 那些进退有据的权衡 , 在她看来 , 怎么会是爱情的真正模样呢?
所以当她无意中获知 , 在那遥远的地方 , 还有一位老人与她同样以爱为信仰时 , 大喜过望 , 如逢知音 。
于是 , 她不仅真的给王洛宾写信了 , 而且病体刚刚痊愈 , 就欣然前往 。
当时三毛通过各种努力 , 报名参加了台湾赴大陆旅行团 。 《明道文艺》主编宪仁先生获悉后 , 委托她为王洛宾代送稿酬 , 这就有了她直接拜访王洛宾的一个充分理由 。
在乌鲁木齐只有两天的逗留时间 , 其他游客都兴致勃勃地去参观这座神秘而迷人的异域城市 , 三毛却带着自己的膜拜奔赴她心中的偶像——王洛宾家 。
1990年4月16日这一天 , 乌鲁木齐仍春寒料峭 。 午后 , 王洛宾独自一人 , 正蜷缩在躺椅上小憩 , 忽而被轻轻的叩门声唤醒 。


1990年代 , 三毛在王洛宾家
门扉开启处 , 他看到一位秋水剪瞳的女子 , 披着一头海藻似的长发 , 身穿黑红格子毛呢外套 , 浅笑盈盈 , 仿佛天使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 。

简短地说明来意并寒暄后 , 他们便仿佛是莫逆已久的故友一般 , 开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长谈 。
其后 , 余兴未了 , 她为他唱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橄榄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