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后诊断报告不能再写“建议随访”了
【注意!以后诊断报告不能再写“建议随访”了】
本文插图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以为是标题党 , 其实并非如此 , 因为这是一个老司机都可能犯的“错误用法” , 很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官司 。
日常工作中 , 对于诊断没有绝对把握 , 或是术后容易复发、需要病人复查 , 或是一旦复发就应赶紧就医的病人 , 不管是影像科还是临床医生都习惯加上“建议随访” 。 那“随访”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访” , 是指医院对曾在该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 , 定期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 , 指导病人康复 , 需要时及时就诊的一种观察方法 。 其根本是 , 在病人诊治后 , 医院主动对病人进行追踪、查访 , 是医院的主动行为 。 此时 , 病人往往被动等待 , 而非患者主动行为 。
大家一定会说:你这不是咬文嚼字吗?但是当你去了法院就会发现 , 你要对你写的每一个字负责 , 抠的就是文字的意思 。 曾有报道称 , 一病人因右大腿包块去某医院就诊 , 术后病理诊断为“(右大腿)神经纤维瘤 , 部分细胞增生活跃 , 建议随访” , 结果病人复发很久后才再次就诊 , 并最终诊断为“(右大腿)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预后 。 病人随后将该医院告上法庭 , 说医生不仅诊断失误 , 还从来没有对其进行“随访” , 延误了病人的再治疗 。 尽管医院辩护说 , “随访”也有“随诊”的含义 , 病人在发现复发后应该立即自动就诊 , 但法院仍“咬文嚼字” , 判医院没有尽到“随访”义务 , 应该对病人进行赔偿 。
那应该用哪个词呢?要用“随诊”
“随诊” , 则是让病人自己注意观察身体有无不适 , 或原有不适是否出现新的变化 , 随时联系原诊治医生或去医院就诊 。 其根本是 , 在病人诊治后 , 病人根据发生的情况主动联系医方 , 寻求医疗帮助 。 现在大家知道里面的区别了吧 , 各位医生一定要注意 。
所以各位同仁关于医疗文书里还有类似容易犯的错误吗?一起讨论一下吧!
推荐阅读
- 得了心脏心肌缺血应该注意什么饮食
- 肾病能吃蜂蜜吗要注意什么?
-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饮食注意
- 怀孕初期应注意什么 怀孕初期饮食禁忌
- 孕妇注意事项 春季孕妇饮食注意事项
- 胃石症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 疝气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 癫痫病的治疗 癫痫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 孕妇饮食注意事项 孕妇饮食禁忌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