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力邀特斯拉建厂,印度豪言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二 )
在推动电动汽车制造上,印度政府削减零部件进口关税,提供激励措施 。
【Tesla|力邀特斯拉建厂,印度豪言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在2020年年7月份商品和服务税(GST)理事会会议上,印度政府将电动汽车和充电器的GST税率从此前的12%和18%降至5%,以促进电动汽车的销量 。
此外,政府还将锂电池的商品和服务税率从28%降至18%,促进国内锂电池制造 。
接着,印度还取消了部分电动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为国内制造电动汽车减少成本压力 。
电动汽车制造阻力少了,接下来便是鼓励公司积极投资建厂 。
印度计划逐步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首先便是推动国内动力电池制造产业发展 。
2020年10月,印度计划向制造先进电池的公司提供46亿美元的激励措施,并逐年增加补贴 。
印度深知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发展完善,因此积极引进外资建厂帮助完善产业链 。
自2016年以来,长城汽车,上汽、比亚迪、北汽福田等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建设工厂,并已有不少电动汽车订单 。
过去的五年时间,印度已经提出了数十亿美元的激励措施,鼓励汽车厂商向电动化转型、加速电池的创新和制造 。
去年,印度甚至发出豪言壮语,要在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 。
印度政府精心布局电动汽车市场,坚定了马斯克带着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的决心 。
在一次回答网友的问题时,马斯克表示“2021年一定进入印度市场” 。
文章图片
全球最大,印度还有机会吗?
尽管印度政府在过去几年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但其成效并不乐观 。
制约印度电动汽车发展的第一点,是电池制造难 。
目前印度逐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首先便是推动动力电池自主生产 。
在原料上,印度国内缺少制造锂电池必备的锂、钴矿,因此需要完全依赖进口 。
在技术上,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刚起步,印度本土没有任何工厂有能力制造出动力电池,只能重金吸引外资投资建厂 。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需求量提升,印度只能大量进口锂电池 。从印度商业部2018-2019财政年度报告显示,印度锂离子电池 进口额达到12.3亿美元,较之2016-2017财政年度分别增长2.2倍和3倍 。
电池少,充电桩也少 。
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在2017年指出,印度全国只有350个充电点,而中国同时期约有21.5万个充电点 。
2020年,印度国有企业印度能效服务公司宣布,在接下来的两年将会建设10000座充电站 。
然而,根据印度储能联盟(IESA)的一份报告估计,印度2018年的电动汽车总销量达365,920辆,在政府的支持下,到2026年每年将增长36% 。。
同时报告也预计,到2026年,印度充电桩的总销量将增长到5万台 。
印度政府建设充电站的速度也远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而充电桩严重不足将导致电动汽车的使用完全局限于市区范围,大大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
另外,电动汽车高昂的价格也让印度普通人民无法负担,缺少较大的市场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9年印度国民人均年收入为2120美元,中国则为10410美元 。
如果将中国制造,起售价为4万美元的特斯拉Model 3出口至印度,在各种因素下价格将翻倍至8万美元 。而在印度销售的所有汽车中,大约75%的售价在1万美元及以下区间 。
文章图片
(在印度汽车交易网站CarDekho上,一辆特斯拉Model 3价格约为82253美元 。)
最后,印度复杂的路面状况也影响电动汽车发展 。
受限于路面不平整、交通拥堵等情况,电动两轮车成为印度电动车中的销售明星 。
根据印度行业机构电动车制造商协会(SMEV)数据,2019-2020财年中,印度电动车 销量增长20%至156,000辆,其中包括152,000辆电动两轮车,而电动汽车和电动公共汽车的数量仅为3400辆和600辆 。
尽管阻碍颇多,但印度仍有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 。
首先,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会 。
CEEW能源金融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仍在增长,未来十年的价值可能接近2060亿美元 。
依托稳定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年轻人口较多的红利,印度很可能继中国之后成为今后全球最大的成长型市场 。
推荐阅读
- Tesla 特斯拉维权女车主首度公开事故前30分钟数据 将依法起诉
- Tesla 特斯拉法务部多点开花 开启抖音、头条等多个平台帐号
- Tesla 特斯拉股价相较年内高点已下滑32%
- Tesla 特斯拉就深圳车主被困车内致歉
- Tesla 全车断电车主被困车内险窒息:特斯拉送上应急开门方法
- Tesla 开始招兵买马 特斯拉要进军印度市场了?
- Tesla 碰撞时存在安全隐患 特斯拉召回734辆进口Model 3
- 人物 福特前 CEO: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遭传统汽车巨头挑战
- Tesla 雷达终结者,这回特斯拉连毫米波雷达都省了
- Tesla 特斯拉被多重打击加身 拖累股价今年以来连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