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十字脑科 | 头痛头晕竟是颅内动脉瘤,张琪博士团队介入治疗及时“拆弹”
在许多影视剧中 , 拆弹部队和专家面对各种不定时炸弹时 , 随时可能“粉身碎骨”而临危不惧 , 这早已为世人所熟悉 。
而对于隐藏在人脑中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 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在脑血管意外中 , 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 , 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 位居第三 , 但死亡率却是第一 , 这严重危害人们生命与健康 , 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颅内动脉瘤高致残致死率 , 需早发现早治疗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病区主任张琪博士解析 , 颅内动脉瘤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先天发育不良 , 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等后天因素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 , 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状瘤体 。 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是其首发症状 , 约占80%~90% , 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高峰年龄为40~60岁 , 其中女性发病率较高 , 约为56.6%~59% 。
本文插图
张琪博士表示 , 该疾病极易在偶发的紧张、用力、疲劳等血压升高时突然发生破裂 , 所引起的颅内蜷网膜下腔出血及其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 对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威胁很大 , 死亡率和伤残率都很高 , 因此 , 颅内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 对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病因 , 尚不甚清楚 , 但绝大多数囊性动脉瘤目前认为是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和脑血管后天性获得病变(如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
有些患者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前会出现一些警告性症状 , 如阵发性头痛、头昏、眼肌麻痹、复视、颈痛等症状 , 说明动脉瘤很可能已发生病理性改变 ,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突然发生的 。
颅内动脉瘤致残率和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 其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 , 而随后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会增加;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 , 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 , 因此 , 如果患者感觉身体有任何异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患者一旦确诊 , 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应该积极治疗 , 防止破裂出血 , 因为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 , 发病紧急 , 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 甚至危及生命 。
她头痛头晕一月余 , 一查竟是颅内动脉瘤
“我有四年多的高血压病史 , 之前吃药没有规律 , 血压控制一般 , 有时最高收缩压为160 mmHg , 舒张压为110 mmHg , 当血压高时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 , 但只要及时吃药控制就会缓解 。 而最近一个月 , 头晕头痛突然加重 , 呈阵发性的 , 犹如被棒子重击一样疼痛 , 开始以为是高血压所致 , 但吃药控制后 , 头晕头痛仍无缓解 , 也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什么大病 , 当时不敢多想……” , 对于自己的病情变化 , 56岁的蔡女士(化名)回忆道 。
本文插图
为了进一步弄清病因 , 蔡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于今年3月12日慕名就诊于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 神经外科6B病区潘仁龙主任接诊 。 随后 , 在潘主任的建议下 , 患者进行了头部MRA检查 , 影像资料提示:头部右侧颈内动脉C6段可疑囊袋样凸起 , 初步考虑患者为颅内动脉瘤 。 为了进一步确诊 , 遂收治入院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 术中见其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 动脉瘤瘤体大小约为2.5×2mm , 瘤颈约为1.5mm 。
本文插图
▲ DSA 检查确诊:患者右侧颈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指出 , 动脉瘤一旦破裂应尽早手术治疗;关于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 , 不论动脉瘤的大小 , 只要引起相关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都应积极手术治疗 。
这颗深藏患者颅内的“不定时炸弹”终于浮出了水面 , 但也因此让蔡女士与家人忧心忡忡 。 潘主任表示 , 患者属于颈内动脉瘤 , 约占颅内动脉瘤的40% , 是常见的一种 , 其通常起病突然、来势凶险 , 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及不确定性 , 目前患者已出现头晕头痛的明显症状 , 且一旦破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 应尽快手术治疗 , 把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
治疗是关键:介入栓塞手术让患者化险为夷
推荐阅读
- 高血压能吃蓝莓吗
- 皮肤过敏能吃紫甘蓝吗
- 皮肤过敏能吃蓝莓吗
- 蓝莓的几种吃法
- 女性上班族吃蓝莓抗氧化
- 蓝扣子红裙子
- 眼睛干涩发痒怎么办 揭白领吃蓝莓的惊人益处
- 饮食禁忌 睡前决不能碰的10种红蓝黑食物
- 蝶豆花的功效与禁忌
- 绞股蓝茶减肥怎么喝效果好 绞股蓝茶功效与作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