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近日在北京启动 。 通过能力建设、专科化人才培养、质控体系搭建等方式“多管齐下” , 全面推动淋巴瘤专科建设与能力提升 ,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路径实践标准 , 从而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本文插图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主持的“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的授聘仪式上 ,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被聘任为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任临床学组组长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李小秋教授任病理学组组长 ,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永平教授任全程管理学组组长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宋玉琴教授任秘书长 。 项目专家组的成立 , 将为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提供有力支持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本文插图



近年来 , 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淋巴瘤的发病率亦居高不下 , 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 , 防治形势严峻 。 据悉 , 淋巴瘤是目前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 而我国淋巴瘤患者 5 年生存率仅 38.3% , 远低于日本、欧美等国家 。 究其原因 , 现存的诊断不明确、规范化治疗自我管理不规范、随访不间断脱落等就诊进程中的困难与障碍 , 影响了整体的治疗效果与预后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杨爱平表示 , 希望以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为切入点 , 聚焦基层 , 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 , 推动继续医学教育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建设 ,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 , 树立“多学科、全流程”的专科建设新模式典范 , 把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打造成为专科能力建设的示范、引领性项目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本文插图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 , 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创新 , 医保政策的进一步覆盖 , 中国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大大提升 。 但与此同时 , 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仍有诸多未被满足的需求 。 因此 , 结合国内淋巴瘤临床实际 ,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科建设道路 , 建立一套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路径实践标准势在必行 。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本文插图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则认为 , 淋巴瘤是兼顾慢性病和肿瘤两个特征的合成体 , 其标准化诊疗有赖于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合作 。 因此 , 联合诊疗路径中各个关键环节 , 将有助于专科能力的整体发展 , 最终助力患者取得长久获益 。 而这也是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开展的初衷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本文插图



作为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全程管理学组组长 ,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永平教授表示:“全程管理聚焦患者就诊、诊疗以及后续随访的整个就医旅程 , 将以‘医、护、患’一体化的诊疗模式 , 从治疗、护理和心理三大维度同步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 ” 据悉 , 此项目由罗氏制药中国支持 , 罗氏曾经助力推动了《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质控标准》的正式发布 , 明确了“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的概念 , 形成中国医疗形势下的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 也预示着该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治愈机会
本文插图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曾文琼
实习生:杨春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