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一个中年人潜入00后QQ群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一个45岁的中年人混进了成员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 。通常在晚上11点,这些群会活跃起来,中年人徐世海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条消息 。年轻人吐槽学校,聊华晨宇的歌,他一首没听过,插不上话 。有人喊他“上两把”游戏,他回复,“上不了,家长管得严”,其实是不会打 。他担心老“潜水”会被群友遗忘,就总发10元、20元的群红包 。
人物 一个中年人潜入00后QQ群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文章图片

徐世海的大儿子徐浩宇曾在家里的小黑板上为父亲画像 。受访者供图
人物 一个中年人潜入00后QQ群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文章图片

徐浩宇生前画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肖像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景烁/摄
只有一类发言能真正触发徐世海的行动,比如“想死” 。他会马上向发言者提交好友申请,并设为“特别关注”,准备私聊 。
有一次他看见有人在QQ群发了这种话,几十条怂恿和鼓励的信息随即冒出来 。徐世海模仿青春期少年的语气发言:“你真傻,有什么比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更有意义吗?自杀就是胆小鬼,最后只能下地狱!”结果他被移出群聊 。
徐世海曾被同一个群“踢”过6次 。为了再进群,他就申请多个QQ号、借号,再找人拉自己入群,他还被当成过骗子 。
在群里,他努力伪装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 。他看年轻人发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学网络用语,发言时“战术性”地加上粗话 。他阅读研究青少年心理的书籍,为了跟上年轻人的最新潮流,附近中学放学,他去学校大门口蹲着,听学生聊天 。
群聊热闹的时候,年轻人熬夜,他也不睡觉 。一看见有年轻人发“轻生”的言论,不管这言论发泄情绪的成分有多大,他都会启动“救人”模式 。在现实中,徐世海做装修工程,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也是位父亲 。
有天深夜,一个男孩在QQ群里发了一句“再见”,爬上宿舍楼顶 。徐世海陪他聊了5个小时 。凌晨4点,男孩对他说,学校要出早操了,“放心,我已经想开了” 。
一个湖北女孩到郑州参观动漫展,被人骗到酒店,拍下裸照,写下欠条,上面有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 。她不敢告诉家人,深夜在街边痛哭,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徐世海是她的网友,得知她的情况,一边在线开导她,一边帮她报警 。
还有一次,一名中学生说被同桌掌握了隐私,长期被勒索,同桌拿他一学期的生活费买了手机,他说“不想活了” 。
徐世海给勒索者打电话,自称是警察,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上去很稚嫩,紧张得有了哭腔 。这通电话后,求助的中学生收到同桌的道歉和欠条 。听徐世海的建议,他后来转学了 。他对徐世海说,以后我参加工作,挣到的第一份工资就给你 。
“重要的是他愿意好好活下去 。”徐世海说 。
去年5月12日,徐世海17岁的大儿子徐浩宇自杀了 。就在前一天,徐世海还跟救援队去打捞落水老人 。晚上回家,看见两个儿子正在玩游戏,“一切如常” 。他记得徐浩宇给自己倒了茶,洗完衣服又拖了地 。第二天早晨,他被敲门声叫醒,小区保安问,有个孩子从顶楼跳下来了,“是不是你家孩子?”
如今,在很多亲戚朋友的记忆里,徐浩宇还是阳光开朗的形象 。他身高186厘米,皮肤白皙,样貌帅气 。他会在爬山时帮同伴背最重的包,有同学生活费花完了,他拉着对方一起吃饭 。
徐浩宇喜欢美术,他画抗疫的护士,也动手给朋友制作礼物 。生前,他已经想好了未来要学服装设计或做自媒体人 。他爱和家人开玩笑 。认识他们一家的人说,他家里挺有“烟火气” 。
徐世海回忆,翻遍儿子的遗物,也没找到他轻生的原因 。那段时间,徐世海“整个人活得像是悬浮的空气” 。他打开儿子的QQ号,进入儿子常去的聊天群 。
那是一个他不曾了解的世界——根据他的观察,即使在一些以游戏、动漫为话题的青少年网络社交群里,也有人发和“死亡”相关的话题 。包括儿子在内,不少人都看过被文旅部列入网络动漫黑名单的“暗黑漫画” 。
徐世海拜托儿子的朋友、自己认识的年轻人,把他拉进类似的群里,他也进过“约死群” 。
徐世海记得,有学生在群里说,想掐死某人 。有人称“真的活得够够的”,群友给他详细介绍自杀的方法 。还有人说,“你选对了,只有死才能解脱” 。有孩子说完“我走了”,又问“你们来不来” 。
徐世海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刻作了那个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