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萨琳 西伯利亚的冬天:建个房子要7年,上街买菜尽量不说话
1933年2月,奥伊米亚康记录到史上最低气温-67.7℃,成功刷新人类居住区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两天就被500公里外的上扬斯克替而代之,记录到的最低温度达-69.8℃。这两个村子都在西伯利亚腹地,并不属于北极圈地界,但仍然被冠以“地球冷极”、“天然冷库”以及“人类最冷居住区”等各种别称。
文章插图
西伯利亚有多大?如果把西伯利亚从俄罗斯剥离成为独立的国家,那西伯利亚就是全球最大的国家,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北临北冰洋、南至蒙古与外兴安岭,总面积达1322万平方公里。在土著阿尔泰语中,西伯利亚是渺无人烟的“沉眠之地”,而蒙语则将其命名为“西波尔”,即“泥泽蛮荒”之意,出现不同释义的原因是为古代原住民无法探明整个西伯利亚的气候与地貌,或者说,西伯利亚本身就拥有多种不同的气候与地质。
文章插图
从地质学来说,南部平原(哈萨克斯坦方向)是西伯利亚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中部高原则以丰富矿产著称,目前已探明拥有巨大储量的黄金、钻石、锰、铅、锌等矿产,西北部则以连绵数百万公顷的针叶林和冰川雪山为主。因此有地质学家认为,西伯利亚应该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由南面的阿尔泰山脉、西面的乌拉尔山脉、北面的北冰洋、东面的外贝加尔山地围拢而成。在目前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中,西伯利亚总人口约3890万,大部分都集中在南部边境区域生活,使得内陆更加的荒凉。那么,在西伯利亚腹地生活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2018年俄罗斯举办世界杯期间,因缘际会认识了球赛外场志愿者妮萨琳,这个来自诺里尔斯克的小姑娘一再邀请我去感受真正的西伯利亚冬天,还为我规划了一条从诺里尔斯克前往雅库茨克和马加丹,最后在海参崴坐火车回国的线路,据说西伯利亚最有气候、民族以及生活特色的就是这四座城市。
文章插图
诺里尔斯克是北极圈内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摩尔曼斯克),俄联邦公布的永居人口约18万人,但实际人口至少在30万以上,因为诺里尔斯克是座工业城市,目前已探明的铜、镍、铂以及金银等矿产储量超过18亿吨,年产值常年位居西伯利亚第一。按照柯本气候分类属于亚北极极端气候区,每年有最少65天极夜、45天极昼,如果以下雪来判定冬季时间的话,那诺里尔斯克的冬季则长达270天,期间有110-130天是暴风雪,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飞机落地时天色尚早,妮萨琳开车带着我一路往北区开去,北区的全名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十分痛恨翻译俄语地名)”,是方圆数千公里最大的工业中心,设有26个矿区、12家冶炼厂以及有色金属、煤炭交易中心。妮萨琳首推她的家乡诺里尔斯克是因为早已面目全非,是俄联邦公开承认“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但在源源不断的外汇和军工必不可缺的金属矿面前,环境保护还是输给了利益,使其在城市污染方面拿下多个“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占全球1%,每年有超过400万吨各类有毒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碳污染物年产量则超过200万吨。
文章插图
很难用词汇形容诺里尔斯克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对于当地人来说,冬季虽然漫长又酷寒,但又好过夏季时不时下酸雨、市内动不动积水,妮萨琳指着手机里保留的几张夏季水灾照片说:采矿和冶炼的废气与灰尘漂浮在城市上空,下雨后被带到地面导致排水设施瘫痪,整座城市弥漫着一股酸臭刺鼻的味道,造成人均短命10年的结局。原以为妮萨琳说的是玩笑话,结果一查还真的是,2018年《大西洋报》确实做过调查,当地人均预期寿命比俄罗斯人均要少十年,对比美国并不算高的人均寿命(男78、女80)则少了20年。妮萨琳经常用“一棵树都种不活”来形容她的家乡,除了冬季漫长和低温因素外,最大问题是污染急剧增加导致永冻土不再永冻,哪怕远离市区200公里外,也仍然出现了大面积的地面塌陷。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永冻土融化后的样子,富含金属元素和矿物质的土壤就像银灰色的“火山岩浆”,随着气温升高一点点的向下流淌。眼前突然闪过美国著名考古学家霍姆斯百年前的“预言”:当西伯利亚永冻土融化时,说明地球已经感染细菌开始发烧。
推荐阅读
- 人物 奥运冠军马琳在学习C+化身编程大师?本人回应来了
- 王琳凯 沸腾之夜全阵容官宣!顶流艺人云集现场,肖战加盟全网都不淡定了
- 街头艺术 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一成不变
- 人物 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考虑引入外部董事
- 脱口秀 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一成不变
- 王琳凯 我们的歌:张信哲、太一《白月光》分低了,常石磊、王源不输原唱
- 攸佳宁 最强大脑薛兆丰和攸佳宁教授被吐槽,网友开始怀念魏坤琳教授
- 秦昊 《浪姐2》姐姐们都奉承那英,为何只有杨丞琳唱反调,很值得揣摩
- 冷佳琳说美食 “山寨酒”中的4款极品,“午栏山”还能忍,看到最后:太过分!
- 袁咏琳 《乘风破浪》最新淘汰名单袁咏琳遗憾,吴昕最可惜,伊能静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