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独家还原六安读音审定过程,应考虑语言是人民大众的( 二 )
至于此前几版《现代汉语词典》为何收录“lù”这一读音 , 刘祥柏解释说 , 这是因为在1957~1962年间 , 国家层面完成的第一次审音成果——《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 , 包含了lù的读音 。 最初几版《现代汉语词典》以此为依据 , 标注有这一读音 , 列出词汇除了六安 , 还有南京六合等 。 1985年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了第二版审音表 , 这一版中对于地名的读音并没有进行审定 , 其中自然也没有囊括地名的读音 。 这使得词典编辑人员在修订第5版时 , 以为lù的读音已经被删去 , 读音修订会因此受影响 。 晁继周也承认这一因素 。 实际上 , 减少异读字是历次审音工作一个目的 。 刘祥柏参与2011年启动 , 2016年形成初稿 , 目前仍在征求公众意见的第三次审音表 , 依然没有对地名读音审定 。
至于六安地名读音 , 2021年5月19日 ,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在官网回复网友称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 , 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 。
对此 , 刘祥柏解释说 , 在辞书编纂过程中 , 因地名较为敏感 , 编辑过程“按道理需要有多个部门 , 包括国家语委、民政部等 , 需要合作研讨 , 但是到现在为止 , 这样合作机制还没有顺畅形成 。 可能会出现民政部门和语言研究部门或者语言管理部门意见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 ”
江蓝生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 也是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工作的主持人 , 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关于地名 , 编辑人员会去向国家相关负责部门问询意见 , 如果对方不回复 , “我们也不能空着” 。 编辑人员会根据古今音变的规律 , 同时要考虑当地人文因素 , 去当地走访调查 , 综合当地民众和专家学者意见 , 二者取得一个平衡点 。 但晁继周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 , 就六安读音一事 , 当时词典的编写者并没有到当地展开大规模调查 , 也没有就此和民政部相关部门沟通 。
2014年3月 , 民政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文 , 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审音论证 , 将一度引发讨论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名读音定为“tàn chāng” , 这是当地人们代代相传的口语交流以及官方语言中的读音 , 因读音问题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 在此前几版《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3》中 , 都只有一个读音“dàng” , 最新版两部辞书中 , 均收录了“tàn”的读音 。
关于地名究竟应该怎么读 , 国内一位不愿具名的语言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语言的规范使用是学术性问题 , 但学术性只是参考的一个标准 , 并非唯一标准 。 “语言归根结底是人民大众的语言 , 不是语言学家的语言 , 如果脱离了当下实际 , 规范也没有太大意义 。 ”
《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自己并不赞成“lù”从词典中抹去 , 辞书应反映语言客观实际 , 没有资格轻易取消一个音 。 “如果去六安调查 , 不排除有六安人会读‘liù’ , 但绝大多数当地人乃至全国很多其他地方民众都会读‘lù’” 。 如果大家对于一个音认知比较统一 , 才应该考虑调整 。 央视主播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 , 本身也是值得商榷 。
新华社对此发文称 , 面对当前地名读音争议 , 民政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典编纂机构等有关方面应加强沟通和研究 , 回应关切 , 让每个地名都承载起历史和现实的内涵 , 读得明明白白 。 前述不愿具名的语言学家说 , 对于语言规范尺度、执行的标准 , 学术界不一定能达成高度共识 , 普通人也不清楚 , 这就更应该将词典的编撰标准及过程透明化 , 才能消除公众疑虑 。 就他自己而言 , 即便做语言文字工作 , 对于两本辞书的收词原则、量化标准也并不十分清楚 。
【中国新闻周刊|独家还原六安读音审定过程,应考虑语言是人民大众的】被认定的“权威”和疯狂的辞书市场
1950年 , 出于普及国民教育和规范汉语的需要 , 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叶圣陶发起并成立新华辞书社 , 委托语言学家魏建功编写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小型中文工具书 。 1953年 , 《新华字典》出版第1版 。
1956年 ,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 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标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 , 语言所内部成立编写组 。 同一年 , 新华辞书社整体并入语言研究所 , 和语言所原有人马共同成立词典编辑室 , 自此两本辞书都由该编辑室修订 。 直到2017年 , 中国社科院词典编纂研究中心成立 , 下设词典编辑室 , 主要负责《现代汉语词典》及相关辞书编纂 , 另外成立新华字典编辑室 , 专门承担《新华字典》的修订 , 每个编辑室分别有5~7人 。
推荐阅读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
- 中国网 【探秘延安红街之二】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 歌手 《中国好声音》改版变《歌手》,诸多知名歌手以选手身份亮相加盟
- 反响 喜讯传来!中国航天再次创下“世界第一”,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