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索凡替尼在碘难治性或转移性甲状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超出预期 , 是国内创新型药物在甲状腺癌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 ,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 。 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选择有限 , 往往预后不良 。 2021年5月29日 , 甲状腺癌抗血管靶向治疗“核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 业内专家共聚一堂 , 就我国甲状腺癌领域研究现状、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了热烈探讨 。本次盛会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林岩松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嵇庆海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 同时力邀国内多位核医学、肿瘤学领军人物共同参会 , 分享学术观点 。 大咖云集 , 群贤毕至 , 共论甲状腺癌领域治疗的最新进展 , 共话未来甲状腺癌领域的探索方向 。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 , 林岩松教授对与会同道表达了诚挚感谢 。 她表示:“索凡替尼是和记黄埔继呋喹替尼之后又一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 , 在中国完成了临床研究的验证 , 并在美国进行了拓展性临床研究 , 这样的跨国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索凡替尼的实力 。 众所周知 , 中国是甲状腺癌大国 , 如何缩短甲状腺癌国内外诊疗差距 , 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改善生存率 ,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索凡替尼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卓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 它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又一个有力武器 。 ”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北京协和医院 林岩松教授 大会主席嵇庆海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 并介绍到:“索凡替尼治疗可能将初始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肿瘤负荷降低到可切除的水平 , 从而改善其预后 , 这是从外科医生角度来说最为关注的问题 。 基于索凡替尼的疗效 , 希望靶向药物前移 , 应用到一些不可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中 , 给这些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 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 , 各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嵇庆海教授 和记黄埔医药副总裁马须春先生介绍了索凡替尼的研发历程和公司发展情况 , 他表示 , “索凡替尼是和黄医药继呋喹替尼之后迎来的又一员创新小分子靶向药物 , 也是和黄医药自主发现、研发 , 完成在中国的概念验证试验 , 并扩展到美国进行临床研究的第一个肿瘤候选药物 。其意义不仅在于为神经内分泌瘤(NET)临床增加了新的药物 , 也会在甲状腺癌等领域进行诸多探索 , 将治疗版图逐渐扩大 , 惠及更多中国癌症患者 。 ”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和记黄埔医药副总裁 马须春先生共话未来 ,索凡替尼为甲状腺癌带来新治疗选择张一帆教授在汇报中指出 , “索凡替尼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机制 , 它可能适合与其他免疫疗法联合使用 , 该药已在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 目前 , 靶向药物联合免疫疗法是甲状腺癌领域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 。 未来 , 应探索和挖掘靶向治疗的更多临床价值 , 同时将其应用于新辅助治疗的策略也将成为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 ”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张一帆教授 陈嘉莹教授在会议上还对比了索凡替尼与其他抗血管类药物研究区隔 , 表示与同类抗血管生成药物不同 , 索凡替尼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手足皮肤反应 , 患者体验较佳 , 力证索凡替尼在同类药物中的优异临床特性与治疗疗效 。
来苏之望|中国“核”心大咖共话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民族药物谱写临床治疗新格局
本文插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嘉莹教授创新双机制 ,彰显卓越疗效和良好安全性报告过后 , 精彩的讨论环节拉开帷幕 。 浙江省肿瘤医院李林法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智勇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林承赫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石峰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杨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爱民教授以及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王颖轶教授就索凡替尼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前景及如何开展临床研究来验证并扩大临床应用 , 发表自己的专业意见与权威观点 。▌ 双重机制推动索凡替尼联合治疗策略李林法教授表示:从机制上讲 , 索凡替尼有抗血管和免疫调节双重机制 , 能够缓解症状并缩小肿瘤 , 给患者带来的获益不言而喻 。李智勇教授认为:索凡替尼这类具有免疫激活的抗血管靶向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 是目前甲状腺癌领域较为看好的一个探索方向 , 期待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 而杨爱民教授认为局部联合全身治疗或许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杨辉教授表示:每一种靶向药物的靶点不同 , 从医患的角度讲 , 疗效是前提 , 安全性是保障 。 “目前来看 , 索凡替尼二者兼顾 。 联合治疗的关键是毒性要小 , 特别是局部晚期患者 , 如果药物毒性小 , 缩瘤率快 , 能够为接下来的外科手术做更好地准备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