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饭桌上的不省心食物
近日 , 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 ,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 , 并公布了《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 。该报告内容显示 , 有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没有安全感” , 其中15.6%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 。调查还指出 , 在列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水等24类食品中 , 中国消费者最不放心的是膨化及油炸食品 , 其余依次为熟肉制品、酱腌菜、乳制品、鲜肉、罐头、速冻食品、食用植物油、方便面和蔬菜 。
【盘点饭桌上的不省心食物】“不省心”食品1——膨化及油炸食品
上榜原因:化学成分多、没营养且容易致肥
专家意见:最好别吃
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在选择一种食物的时候 , 如果营养很好 , 安全性稍有顾虑的话 , 可以有选择地吃;但营养很差 , 安全性也不高的食物就应该坚决不吃 , 膨化及油炸食品就是个典型 。它们多用棕榈油来炸 , 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为了让它脆 , 明矾可能超标;为了让它好看 , 色素可能过量;为了让它香 , 盐分和香精可能太多 。
“不省心”食品2——熟肉制品
上榜原因:熟肉颜色鲜亮 , 可能加了化学物
专家意见:别买颜色太艳的 , 吃前要加热
专家认为 , 肉制品的最大隐患是滥用嫩肉粉 , 可能含有亚硝酸盐 。就不要买颜色过于粉红鲜亮的肉 , 正常的熟肉应该是暗红色的 。另外 , 肉的口感不能太嫩 , 能拉出肉丝来才是好的 。专家说 , 熟肉买回来蒸10—15分钟再吃 , 才能保证卫生 。
“不省心”食品3——酱腌菜
上榜原因: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专家意见:规范生产没有致癌物 , 只要别去小摊买
专家说 , 人们有些误会酱腌菜了 。其实 , 酱腌菜、酸菜等食品 , 如果管理规范 , 是可以避免致癌物产生的 。只要大家不要去买小摊小贩的酱腌菜 , 购买包装正规 , 有QS标注的就能保证安全 。但是酱腌菜盐多 , 营养也较少 , 还是少吃为好 。
“不省心”食品4——乳制品
上榜原因:乳制品接连曝丑闻 , 令人不放心
专家意见:多买纯奶、纯酸奶
专家建议大家购买营养价值相对高的纯奶或者纯酸奶 , 因为国家监管更严 , 标准更多 。专家也表示 , 花样奶会加入增稠剂 、香精等添加剂 , 营养不如纯奶高 。
“不省心”食品5——鲜肉
上榜原因:瘦肉精、注水肉报道令人担心
专家意见:买冷藏肉 , 不渗水的肉块或易成团的肉馅
在超市里销售的肉类能保证在4摄氏度左右销售 , 杜绝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专家说 , 后期人为的危害主要是注水肉的问题 , 而且现在不光是注入纯水 , 甚至还加入了磷酸盐、胶质等其他物质 , 买肉的时候 , 一定要注意辨别 。首先 , 鲜肉切开不应该有任何的渗水现象;其次 , 用手摸肉的切面要稍微有一点点黏手;最后 , 切碎的肉馅应该很黏很容易起团 。
“不省心”食品6——罐头
上榜原因:罐头能保存那么久 , 应该加了防腐剂
专家意见:消费者存在误解 , 真正的罐头是不加防腐剂的
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罐头食品的长期保存主要依赖于真空、密封和杀菌 。食品装入罐中 , 经过排气 , 处于真空状态 , 造成无氧环境 , 容器完全密封后 , 再充分杀菌 。因此 , 罐头食品绝对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 就能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邵云龙向采访人员表示 , 区别一罐密封包装的食品是不是罐头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配料中有无防腐剂 。
“不省心”食品7——速冻食品
上榜原因:速冻食品放冰柜里好几个月 , 冻裂了不卫生
专家意见:买冰柜底层的
专家称 , 冰柜温度最稳定 , 但不要买已经结冰或者结霜的产品 , 这种是融化之后再冻上的 , 被微生物感染的机会更大一些 。
推荐阅读
- 高血压的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 饭后喝碳酸饮料好吗?
- 饭后吃香蕉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 糖尿病人能吃糯米饭吗
- 吃完饭呼吸不畅怎么回事
- 吃完饭胃就疼怎么回事导致的?
- 吃饭消化不好怎么办
- 刚吃完饭就感觉饿是怎么回事呢
- 吃完早饭肚子疼怎么回事
- 盘点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四忌五宜”